坑灰未冷的拼音、解释、组词

坑灰未冷的简介:

kēng huī wèi lěng
比喻时间极为短暂、匆促。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时间极为短暂、匆促。唐.章碣〈焚书坑〉诗:「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坑灰未冷》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历史典故,其原文是:“坑灰未冷,又坑一炉。”此语形容的是秦始皇在公元前210年时对异姓功臣和儒生的大规模屠杀事件——“焚书坑儒”。这里的“坑”指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即在咸阳郊外将书籍焚烧后活埋活烧的坑穴。但要注意,“坑灰未冷,又坑一炉”的说法更偏向于形容秦始皇对不同群体的连续迫害行为,并非字面意义上描述同一地点再次被挖掘的情况。

从引申意义来看,《坑灰未冷》常用来比喻:在前一次事件刚刚结束或平息的时候,新的问题或麻烦就已经接踵而至了。这句话常常用于形容新旧交替、祸福相随的情景。

以下五个造句:

  1. 这次项目刚出问题,还没来得及调整方案,下一个项目又来了,真是坑灰未冷,又坑一炉啊。
  2. 父母刚平息了对长子的怒气,没想到次子又惹事了。家里真是“坑灰未冷,又坑一炉”啊!
  3. 前一天刚刚解决了销售业绩下滑的问题,想不到第二天又有人辞职了,这可真应了“坑灰未冷,又坑一炉”的说法。
  4. 企业刚经历了一次危机公关事件,还没来得及恢复元气,“坑灰未冷,又坑一炉”,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5. 老板刚刚批评完员工的工作态度,结果自己却先发了脾气。这不就是“坑灰未冷,又坑一炉”吗?

请注意,以上句子中的引申使用都是对原历史典故的比喻性应用,并非指实际挖掘行为或历史事件的具体再现。在使用时请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合理表达和解释。

分词解释

kēng

1 洼下去的地方:~洼。火~(喻悲惨的生活环境)。2 把人活埋:~杀。焚书~儒。3 陷害,设计使人受到损失:~害。~骗。4 地洞。

huī

1 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经烧制后形成的产品:纸~。~烬。洋~。~飞烟灭。2 尘土:~尘。3 特指“石灰”:~墙。~膏。4 黑白之间的颜色:~色。~质(脑和脊髓的灰色部分)。~沉沉。5 志气消沉:心~意懒。

wèi

1 不,不曾,没有:~必。~曾(céng )。~来。~尝。~竟(没有完成的)。~及(a.没有来得及;b.没有达到)。2 地支的第八位,属羊。3 用于记时:~时(下午一点至三点)。4 放在句末,表示疑问:“君除吏尽~?吾亦欲除吏”。

lěng

1 温度低,与“热”相对:~天。~藏。~冻。~涩。~飕飕。2 寂静,不热闹:~落。~寂。~静。~清。3 生僻,少见的:~僻。~字。4 不热情,不温和:~遇。~淡。~峻。~漠。~嘲热讽。~若冰霜。~酷无情。5 不受欢迎的,没有人过问的:~货。~门儿。6 突然,意料以外的:~然。~不防。~枪。~战。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