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阜的拼音、解释、组词

土阜的简介:

tǔ fù
1.犹土丘。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土丘。《宋史.卷三六八.列传.魏胜》:「胜矢尽,救不至,犹依土阜为阵。」《三国演义》第二六回:「曹操在土阜上,见关公砍了文丑,大驱人马掩杀。」

《土阜》这个词语出自古代文献,指的是低矮的小土丘。在古代地理、历史或者文学作品中,“土阜”通常用来描述地势较为平坦区域中自然形成或人工堆积而成的较小山丘。

解释

  • 词源与结构:“土”指土壤,“阜”本意是大土山,引申为高而大的地方。因此“土阜”特指不高但具有一定高度的小土堆。

  • 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在古代,人们常常依据地形特征进行命名或描述地理环境,低矮的土丘往往被看作是重要的地标性建筑或者军事防御工事的一部分。

造句

  1. 古代中国的许多城池中都建有土阜作为防卫措施。
  2. 在历史文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古人提及某地的土阜,用来描述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
  3. 这座小土阜上还保留着古代士兵驻守时留下的痕迹。
  4. 诗人曾用“土阜”来描绘故乡山水的一部分,表达了对家乡景色的怀念之情。
  5. 考古学家在研究古代城址时,经常会在遗址中发现一些土阜,这些地方往往是考古挖掘的重点区域。

以上句子尝试了从不同角度使用《土阜》这个词,包括历史、文学和考古学领域。希望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2 疆域:国~。领~。3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气。6 未熬制的鸦片: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