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赈的拼音、解释、组词

义赈的简介:

yì zhèn
1.对灾民或贫民的赈济。

  • AI解释

词语详解:义赈

释义: “义赈”一词来源于汉语,指的是民间或个人出于慈善目的而发起的一种救助行为。具体而言,“义”意味着自愿、无私,而不求回报;“赈”则指救济、施助的意思。“义赈”的主体通常是社会上的热心人士或团体,在面对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如饥荒、洪水等),自发组织起来为受灾地区提供援助。

特点: 1. 自愿性:参与人员多是出于个人意愿,而非强制。 2. 非政府性质:通常由民间自发组织,并不依赖官方机构直接操作。 3. 及时性和灵活性高:可以迅速响应突发事件,调整救助策略。

造句示例:

  1. 在那场灾难发生后,不少爱心人士和团体立即发动了义赈活动,为受灾群众提供急需的帮助。
  2.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灾害,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号召,积极参加到义赈行列中来。
  3. 虽然没有官方背景,但这次义赈活动却得到了广泛支持与参与,效果十分显著。
  4. 为了给家乡那些因病致贫的家庭带去希望,他毅然决定发起一次义赈行动。
  5. 当地政府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投入义赈工作,共同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援助。

这些句子旨在从不同角度展示“义赈”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