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实之词的拼音、解释、组词

不实之词的简介:

bù shí zhī cí
浮夸的言辞。

  • AI解释

词语《不实之词》是指内容不真实、缺乏事实依据或故意虚构的话语。这个词强调的是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常见于新闻报道、官方声明以及个人陈述的情境中,用来描述那些旨在误导他人或是出于某种目的而编造的说法。

详细解释

  • 定义:指没有根据或虚假的言辞。
  • 用途:主要用于批评某些言论的真实性,常用于强调信息准确性的价值和重要性。
  • 特征:通常包含虚构、夸张、歪曲事实等特性。不实之词可能无意或者有意误导听众。

造句

  1. 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媒体应坚持事实原则,避免使用不实之词来夸大情况。
  2. 谎言和不实之词是破坏社会信任的毒瘤,必须坚决反对。
  3. 小王发言时故意用了些不实之词,试图为自己辩解。
  4. 在法庭上,律师需要确保自己提供的证词真实有效,不能掺杂任何不实之词
  5. 教育孩子们辨别不实之词的能力非常重要,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处理信息和批判性思考。

这些句子可以帮助加深对“不实之词”的理解,并在实际语境中正确使用。

分词解释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shí

1 充满:~心。充~。虚~。2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话。~惠。~际(真实情况)。~践(实行;履行)。~体。~情。~施。~数。~事求是。名~相符。3 植物结的果:果~。开花结~。4 富足:殷~。富~。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汇。~书。~典。~句。~序。~组。2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演讲~。誓~。~章。~律(文词的声律)。3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人。~谱。~牌。~调(diào )。~韵。~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