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江的拼音、解释、组词
上江的简介:
shàng/shǎng jiāng
1.多指长江的上流地区。 2.又因长江从安徽流入江苏﹐故旧称安徽为上江﹐江苏为下江。今浙江省的金华﹑衢州一带﹐居浙江上游﹐旧时也称上江。 3.水名。《史记.夏本纪》"三江既入,震泽致定"唐张守节正义:"三江者,在苏州东南三十里,名三江口……江东南上七十里至白蚬湖,名曰上江,亦曰东江。" 4.水名。广东省称鬰水(西江)为上江,泷水为下江。参见"西江"。
1.多指长江的上流地区。 2.又因长江从安徽流入江苏﹐故旧称安徽为上江﹐江苏为下江。今浙江省的金华﹑衢州一带﹐居浙江上游﹐旧时也称上江。 3.水名。《史记.夏本纪》"三江既入,震泽致定"唐张守节正义:"三江者,在苏州东南三十里,名三江口……江东南上七十里至白蚬湖,名曰上江,亦曰东江。" 4.水名。广东省称鬰水(西江)为上江,泷水为下江。参见"西江"。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长江上游。《北史.卷三二.崔挺传》:「上江水军,鼓行以前,虽恃九江五湖之险,非德无以为固。」《隋书.卷四三.河间王弘传》:「上江米船,皆被抄截,士卒饥馁,半菽不充。」
2. 安徽、江苏两省称上、下江。上江指安徽省,下江指江苏省。
关于“上江”,在中文中并没有作为一个固定词汇来使用,可能它是一个特定语境下的词组或者是某个地区方言中的特有表达。为了更准确地解释这个词或词组的意思,我需要更多的上下文信息。然而,根据字面理解,“上江”可以被拆解为“上游的江”或是“长江上游的地方”。若是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指代的是历史上某一特定时期或地区的某个地理位置。
基于这种解读和假设,“上江”可能是描述一个位于河流(尤其是长江)上游地区的地方。如果有更多具体背景信息或者具体的语境,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解释。
为了更好地帮助您理解这个词汇,我将根据上述的理解提供几个可能的造句,但请注意这些句子是构建性的示例:
- 历史角度:在宋朝时期,上江的经济繁荣吸引了许多商人和手工业者。
- 文学描述:“站在高处眺望,只见上江蜿蜒曲折,两岸绿树成荫,仿佛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 地理介绍:“历史上,长江的上江地区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而成为重要贸易通道之一。”
- 文化背景:许多关于上江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讲述着那些生活在江边的人们的生活和传说。
- 当代视角:现代的城市规划者考虑如何在未来保护和开发上江这一区域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如果您指的是具体的某个名词或语句,请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便给出更准确的解释。
分词解释
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江
jiāng
1 大河的通称:~山。~河。~天。~干(gān)(江边)。~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2 特指中国长江:~防。~汉。~淮。~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