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三公的拼音、解释、组词

一国三公的简介:

yī guó sān gōng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 AI解释

《一国三公》这一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我们可以将其拆解为“一国”和“三公”,分别来理解这两个部分的意思。其中,“一国”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同一区域;“三公”在中国古代通常指三个高级官职,即太尉(军事领导)、司徒(管理民政)和司空(掌管工程、营造)。然而,在现代汉语中,“一国三公”的搭配并没有明确的固定含义。

如果我们赋予它一种新的解释,可以理解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实行由三位德高望重、具备丰富经验的人共同负责领导的局面。这种情况下,三人分工合作,互相制衡,以保证决策的公正性和合理性。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治理模式。

造句:

  1. 在这个新时代,我们倡导“一国三公”的领导方式,即国家由三位智慧和德行兼备的领导者共同管理。
  2. 为了确保政策制定过程的透明与民主,“一国三公”制度可以有效避免专权现象的发生。
  3. 如果能够实现“一国三公”,那么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福祉都将得到显著提升。
  4. “一国三公”的理念体现了权力制衡的重要性,有助于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
  5. 在理想的世界里,“一国三公”或许能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模式。

分词解释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