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拼音、解释、组词
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简介:
bù kě wú yī,bù kě yǒu èr
不可以一个没有,也不可以有第二个。指独一无二。
不可以一个没有,也不可以有第二个。指独一无二。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不能没有他,但也不能再有别人。形容地位重要。南史˙卷三十二˙张邵传:高帝素爱融,为太尉时,与融款接,见融,常笑曰:此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1. 不能没有他,但也不能再有别人。形容地位重要。《南史.卷三二.张邵传》:「高帝素爱融,为太尉时,与融款接,见融,常笑曰:『此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词语“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出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某个事物或体系中,某些元素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存在两个相同的元素,则会破坏整体的协调性或产生矛盾。
详细解释:
- “不可无一”强调的是必要性,意味着在特定情况下,某一部分或某个元素是不可或缺的,缺少它就会对整体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 “不可有二”则强调独特性和排他性,表示如果同样的部分或元素重复出现,则会影响整体结构的和谐与统一。
这句话常被用于描述事物构成原则、学术理论构建或者是艺术创作中的理念。在不同的领域里,“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内涵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都指向了同一个核心思想:即完整性与唯一性的重要性。
造句示例:
- 在建筑设计中,每个房间的功能和结构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如果出现两个完全相同的房间设计,则会破坏整体的空间布局。
- 这个剧本的情节安排必须遵循“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原则,即不能缺少重要的转折点,同时也不能有两个重复的桥段。
- 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其标识设计时应该做到“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既要有独特的识别度,又不能与其他品牌的标志过于相似甚至相同。
- 在学术研究中,“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原则意味着每个理论或假设都需经过深入探讨,但避免重复他人已经提出过的观点。
- 一幅完整的画作同样需要遵循“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既要有明确的主题和构图,又不能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元素,以免造成视觉上的单调乏味。
通过这些解释与示例,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及其应用。
分词解释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可
kě,kè
1 允许:许~。认~。宁~。2 能够:~见。~能。~以。不~思议。3 值得,认为:~怜。~悲。~亲。~观。~贵。~歌~泣。4 适合:~身。~口。~体。5 尽,满:~劲儿干。6 大约:年~二十。“潭中鱼~百许头”。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8 表示强调:他~好了。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谁见过呢?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同意?11 姓。
无
wú
1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一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有
yǒu,yòu
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二
èr
1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独一无~。3 两样,别的:~话。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