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介的拼音、解释、组词
鳞介的简介:
lín jiè
1.泛指有鳞和介甲的水生动物。 2.比喻卑贱小人。
1.泛指有鳞和介甲的水生动物。 2.比喻卑贱小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鱼类和贝甲类。泛指水族。唐.杜甫〈白凫行〉:「鳞介腥膻素不食,终日忍饥西复东。」《西游记》第三回:「毛虫、羽虫、昆虫、鳞介之属,俱无他名。」
《鳞介》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是“鱼和有鳞甲的动物”的统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鳞”通常指的是鱼类或带有鳞片的动物,“介”则泛指具有外壳或硬壳的动物,如龟、鳖等。因此,《鳞介》一词涵盖了鱼类以及贝壳类等多种水生生物。
详细解释:
- 鳞:主要指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有鳞片的动物。
- 介:指的是那些体内有坚硬保护壳或甲板的动物,如龟、鳖等。
综上所述,《鳞介》泛指所有的鱼类以及带有硬壳的水生生物,是一种较为广泛的生物学分类方法,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水中的各种生物种类。
造句示例:
- 在古籍中,《鳞介》一词常用来描绘江南水乡丰富的水生生态。
- 我们要保护《鳞介》,维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因为它们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 捕鱼人出海捕捞时,首先要了解不同海域的《鳞介》习性,以便选择合适的捕捞方式和时间。
- 通过研究《鳞介》的生态习性和行为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
- 在古代中国,很多关于《鳞介》的描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也促进了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
以上造句旨在展示“鳞介”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和表达。
分词解释
鳞
lín
1 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鱼~。~片。2 鳞状的:~爪(zhǎo )。~波。~茎。~屑。~集(群集)。遍体~伤。~次栉比。3 泛指有鳞甲的动物:~鸿(指“鱼雁”,即书信)。
介
jiè
1 在两者中间:~于两者之间。~词(用在名词、代词之前,合起来表示地点、时间、方向、方式等关系的词,如“从”、“向”、“在”、“以”、“对于”等)。~入。2 这样,这么:像煞有~事(好像真有这么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样,好像有什么了不起)。3 放在心里:~意。~怀。4 耿直:耿~。5 甲:~胄。~壳。6 个(用于人):一~书生。7 大:~圭(大玉)。8 传统戏曲脚本里表示情态动作的词:笑~。饮酒~。9 助:~寿。10 姓。11 古同“芥”,芥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