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藤的拼音、解释、组词

鱼藤的简介:

yú téng
1.藤本植物,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花淡红色,萼无毛或近无毛,荚果卵形,扁平。中国南部有分布。萼部密被丝状毛的,叫毒鱼藤,亦称毛鱼藤。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根部有毒性,可制杀虫药。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植物名。豆科鱼藤属,常绿蔓生植物。原产于南洋马来一带。嫩枝、叶柄被褐色茸毛,叶柄长,为奇数羽状复叶。根部含有能毒杀鱼类和昆虫的鱼藤酮,可用来制造杀虫剂。

鱼藤》通常指的是“鱼藤酮”,这是一种从某些豆科植物(如鱼藤)中提取的天然生物碱,主要成分是N-甲基-N-(4,6-二氧代-1,3-咪唑并[4,5-b]吡啶-2-基)甘氨酸。鱼藤酮具有很强的杀虫效果,在农业上曾被用于防治多种害虫。然而由于其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严重危害,包括神经系统毒性,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禁止或限制了它的使用。

详细解释

  1. 化学成分鱼藤酮是一种复杂的生物碱混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是N-甲基-N-(4,6-二氧代-1,3-咪唑并[4,5-b]吡啶-2-基)甘氨酸。

  2. 作用机制鱼藤酮可以干扰昆虫的神经系统功能,引起神经元过度兴奋,最终导致害虫死亡。

  3. 使用历史与限制:尽管早期曾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防治,但由于其对人体和环境可能带来的风险,目前全球范围内对鱼藤酮的使用有着严格的控制和限制。许多国家已禁止或严格管理其农业用途,转而采用更为安全的替代品。

造句

  1.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更安全有效的生物农药,如鱼藤酮。

  2. 尽管鱼藤酮对害虫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但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我们必须限制其在农业中的使用。

  3.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替代鱼藤酮的天然有效成分来防治病虫害。

  4. 现代农业正在探索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法,减少对像鱼藤酮这样化学农药的依赖。

  5. 在传统农业中,农民们使用鱼藤作为驱虫剂已经很多年了,但它现在正逐渐被更安全的产品所取代。

分词解释

1 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虾。~虫。~网。~跃。~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雁(书信,信息)。~米乡。~尾纹。~目混珠。~质龙文(喻虚有其表)。2 姓。

téng

1 指“白藤”、“紫藤”:~条。~椅。~床。2 〔~黄〕➊常绿乔木,茎高达二十米,树脂黄色,有毒;➋这种植物的树脂,可作国画颜料。3 泛指匍匐茎或攀援茎:~本植物。瓜~。葡萄~。顺~摸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