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子户的拼音、解释、组词
钉子户的简介:
dīng/dìng zǐ hù
指在城市建设征用土地时,讨价还价,不肯迁走的住户。
指在城市建设征用土地时,讨价还价,不肯迁走的住户。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应该搬迁而拒不搬迁的住户。
《钉子户》是一个形象化的俚语,通常用于描述那些坚决不同意搬迁或拆迁、不愿配合政府征地拆迁工作的个人或者群体。这个说法来源于中国某些地方在城市改造和旧区重建过程中,部分居民因为补偿问题或者其他原因不愿意搬迁的情况。他们如同钉子一样“钉”在原地不动,因此得名。
造句示例:
- 由于《钉子户》的存在,原本计划的拆迁工作不得不暂时搁置。
- 政府部门多次与《钉子户》进行沟通协调,希望能够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 尽管面临巨大的压力,《钉子户》们依旧坚守着自己的立场不动摇。
- 社会各界都在呼吁政府应该更加注重公平合理地处理这类情况,避免成为新的《钉子户》问题的制造者。
-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妥善解决《钉子户》问题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
分词解释
钉
dīng,dìng
1 竹木、金属制成的呈条形的、可以打入他物的东西:~子。~锤。斩~截铁。2 紧跟着不放松:~梢(同“盯梢”)。3 督促,催问:~问。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户
hù
1 一扇门,门:门~。窗~。~枢不蠹。夜不闭~。2 人家:~口。~主。门~之见(亦指派别上的成见)。3 会计部门称账册上有业务关系的团体或个人:~头。开~。4 门第:门当~对。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