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社的拼音、解释、组词
通讯社的简介:
tōng xùn shè
采集和发布新闻,供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使用的新闻机构。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是1835年创办于巴黎的哈瓦斯通讯社。中国最早的通讯社是1904年创办于广州的中兴通讯社。中国现设有新华通讯社、中国新闻社等。
采集和发布新闻,供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使用的新闻机构。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是1835年创办于巴黎的哈瓦斯通讯社。中国最早的通讯社是1904年创办于广州的中兴通讯社。中国现设有新华通讯社、中国新闻社等。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采访、编写新闻以供报社、电台或政府机关发表的机构。通常为私人商业机构,并不直接为读者及听众服务。如美国的美联社、法国的法新社、英国的路透社等。 △通信社
1. 采访各地消息,供应新闻稿给各报馆发表的机关,但本身并不直接为读者及听众服务。如中央通讯社、美联社等。也称为「通信社」。
词语解释:通讯社
定义: 通讯社是一种专门负责收集、整理和传播新闻信息的专业机构。它通常隶属于报社、电视台或互联网媒体等,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话、网络、电报等迅速向其客户传递最新消息。
功能与作用: 1. 信息采集:广泛搜集国内外的各类新闻事实。 2. 编辑加工: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编辑,以适应不同媒介的需求。 3. 分发传播:通过各种通讯方式将这些经过编辑的消息分发给报社、电视台等媒体机构。
特点: - 速度快:能够迅速捕捉并传递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 - 覆盖面广:通常拥有广泛的信息来源和分布网络,能够触及全球各地。 - 合作性强:与各大媒体机构有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信息的传播效率。
造句
- 这次重要会议的消息是通过官方通讯社发布的,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
- 我们可以从这家知名通讯社获取最新的国际新闻动态。
- 记者需要从多个渠道核实信息,包括参考官方通讯社发布的内容。
- 在突发事件中,记者第一时间与通讯社联系以获得最新报道。
- 为了确保报道的准确性,编辑在使用通讯社提供的信息前会进行仔细审核。
分词解释
通
tōng
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2 懂得,彻底明了:~晓。~彻。~今博古。~情达理。3 传达:~令。~讯。~报。~告。~知。~缉。~谍。4 往来交接:~敌。~商。~邮。~融。~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沟~。5 普遍、全:~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论。~体。~身。~读。~常。~病。~盘。普~。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奸。私~。
讯
xùn
1 问,特指法庭中的审问:审~。刑~。~问。2 消息,信息:通~。音~。~息。3 告,陈诉:“夫也不良,歌以~之。”4 中国西周时对俘虏的称谓:执~(意思是捉到俘虏)。5 古同“迅”,迅速。
社
shè
1 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春~。秋~。~日。~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用以借指国家)。2 团体或机构:报~。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