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肢动物的拼音、解释、组词

节肢动物的简介:

jié zhī dòng wù
无脊椎动物的一门,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一般分头、胸、腹三部分,表面有壳质的外骨骼保护内部器官,有成对而分节的腿。种类很多,如蜈蚣、蜘蛛、蜂、蝶、虾、蟹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身体由许多环节组成的无脊椎动物。通常体节的两侧有一对附肢,附肢有关节,以利运动。体表由表皮所分泌形成的外骨骼构成,除保护内部器官外,还能防止水分散失,使其适应陆地的生活。外骨骼每隔一段时间便蜕皮一次,新分泌的外骨骼柔软富有弹性,可容身体伸缩。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唇足纲等均属之。

节肢动物(Jiēzī Dòngwù) 是一个生物学上的分类名词,指的是身体由一系列体节构成的一类动物。这类动物的显著特征是具有分节的身体、附肢以及通常为两对触角。它们构成了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大类群,超过了全球已知动物物种总数的80%。节肢动物门包括了昆虫纲(如蝴蝶、蜜蜂)、甲壳纲(如虾、蟹)、蛛形纲(如蜘蛛、蝎子)等。

造句:

  1. 蜜蜂是典型的节肢动物之一,它们不仅对农业生态有重要作用,还因为其蜂蜜而为人熟知。

  2. 在深海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节肢动物物种,它的外形非常独特,让人联想到科幻电影中的外星生物。

  3. 蜘蛛和螃蟹同属节肢动物门,但两者的生活习性和外观特征有着显著的区别。

  4. 节肢动物的多样性使科学家们对生命演化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5. 每年春天,田野里随处可见忙碌的蝴蝶,它们属于昆虫纲,是节肢动物的一种典型代表。

分词解释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

zhī

1 人的手、脚、胳膊、腿的统称,亦指某些动物的四条腿:四~(指两手两脚)。~体。前~。后~。

dòng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2 使开始发生:发~。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 非静止的:~画。7 可变的:~产。8 行为:举~。~作。9 常常:~辄得咎。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