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渡的拼音、解释、组词

东渡的简介:

dōng dù
1.渡向东岸。 2.特指东去日本。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乘船东行。《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

东渡》通常指的是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或群体从中国前往日本的行为,这一行为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具体指的事件包括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佛法的故事。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东渡一般用来形容在古代中日交流中,特别是唐朝时期,许多学问家、僧侣以及官员前往日本传播文化和技术的行为。
  • 象征意义东渡不仅仅是一种地理上的移动,更多地代表着一种文化交流和精神传播的行动。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及对友好邻邦的贡献精神。

造句

  1. 鉴真是唐代著名的高僧之一,他六次东渡日本成功,促进了两国间佛教文化的交流。
  2. 现在有许多学者愿意东渡日本,去那里的大学进行深造和学术研究,这很好地体现了当今中日友好交往的现状。
  3. 在《东渡》这部纪录片中,我们能够看到许多中国历史人物为了文化交流而不懈努力的故事。
  4.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通商道路,也是历史上无数人“东渡”的象征之路。
  5. 我们应该学习那些勇于东渡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人们的勇气和奉献精神。

分词解释

dōng

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作~。4 姓。

1 横过水面:~船。~桥。~河。摆~。强~。远~重洋。2 由此到彼:~过难关。3 转手,移交:引~。4 过河的地方:~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