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动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国际劳动节的简介:

guó jì láo dòng jié
见〖五一劳动节〗。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西元一八八四年,美国工人提出工作、教育、休息各八小时的要求;一八八六年五月一日,工人在芝加哥成立「八小时协会」,以示响应,数十万人举行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游行;至一八八九年,国际劳动者同盟在巴黎集会,议定五月一日为劳动节。也称为「劳动节」、「五一劳动节」。

国际劳动节》是指每年五月的一天,通常是5月1日,为了庆祝和表彰全世界劳动者在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中的贡献。这一节日在全球许多国家中得到了广泛认可与庆祝,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尊重、对于劳动价值的认同以及对和平、正义的社会诉求。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国际劳动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晚期,当时工人运动兴起,工人阶级为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待遇而斗争。第一个国际性劳动节是在1886年的美国芝加哥工人罢工后设立的。
  • 全球庆祝方式:不同国家和地区庆祝的形式各不相同,包括游行、集会演讲、表彰劳模等活动,也有的通过闭门阅读、观看关于劳动者故事的电影或电视剧等形式进行庆祝。
  • 主题意义国际劳动节不仅是对过去劳动者斗争成果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继续争取权益与改善社会的关注和呼吁。

造句

  1. 国际劳动节这天,全世界数以亿计的工作者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在广场上举行盛大集会。
  2. 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和生活条件,更加努力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不辜负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3.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更要传承好国际劳动节的精神,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弘扬劳动精神,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价值。
  4. 妈妈说,今年的国际劳动节打算带我去参观国家博物馆,让我了解更多的劳动者历史故事。
  5. 这个国际劳动节,让我们一起走进社区,为老年人和残疾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体现我们对社会群体的关注与关爱。

分词解释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1 交界或靠边的地方:无边无~。天~。春夏之~。2 彼此之间:校~互助。人~关系。3 时候:值此生死存亡之~。4 当,适逢其时:~此盛会。5 交接,接近:善于交~。6 遭遇(多指好的):遭~。~遇。7 中间,里边:胸~。脑~。

láo

1 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动。~力。~逸。功~(功业,成绩)。按~分配。2 辛苦,辛勤:~苦。~顿(劳累困顿)。~瘁(劳累病苦)。~碌(事情多而辛苦)。~心。疲~。烦~。任~任怨。3 劳动者的简称:~工(旧时指工人)。~资。4 用力:~苦功高。勤~。徒~无功。5 用言语或实物慰问:慰~。~军(慰劳军队)。6 姓。

dòng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2 使开始发生:发~。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 非静止的:~画。7 可变的:~产。8 行为:举~。~作。9 常常:~辄得咎。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