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租的拼音、解释、组词

官租的简介:

guān zū
1.政府征收的租税。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缴纳给政府的租税。唐.柳宗元〈钴鉧潭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官租》是古代中国税制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官府向农民征收的田地租金或者赋税的一种形式。在历史上,特别是在唐代以前,土地制度较为复杂多样,税收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官租”指的就是政府对占有和经营土地的人收取的土地收益或租金。这种制度下,土地所有者需要定期向政府缴纳一定的财物或其他形式的贡纳。

造句:

  1. 在那个时代,农民不仅要耕种自己的田地,还要承担交官租的责任。
  2. 历史上许多农民因为负担过重的官租而流离失所。
  3. 官府为了增加收入,往往对官租的征收标准进行调整。
  4. 一些土地所有者为了避免缴纳高额的官租,选择将田地出租给其他人耕种。
  5. 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官租这种形式,但在某些地方仍能看到相似的土地税收政策。

请注意,《官租》这一概念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以上解释和造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历史背景中的术语含义。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guān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4 姓。

1 出代价暂用别人的东西:~房。~用。~借地。2 收取一定的代价,把房屋、土地、器物等借给别人使用:~佃。~价。~让。~赁(a.出租;b.租用)。3 出租所收取的钱或实物:房~。地~。4 田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