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季子的简介:
jì zǐ
1.指春秋时吴季札。为吴王寿梦少子。不受君位,封于延陵,号延陵季子,省称"季子"。历聘各国,过徐,徐君爱其剑,季子为使上国,未与。及返,徐君已死,乃系其宝剑于徐君冢树而去。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后人称颂其高风亮节。 2.借指情谊生死不渝者。 3.指战国时洛阳人苏秦。秦早年外出游说,黄金耗尽,穷困而归,家人皆耻笑之。后佩六国相印,又经洛阳,兄弟妻嫂不敢仰视。秦问其嫂:"何前倨而后恭也?"嫂答:"见季子位高金多也。"一说苏秦字季子,一说嫂呼小叔为"季子"。事见《史记·苏秦列传》"见季
1.指春秋时吴季札。为吴王寿梦少子。不受君位,封于延陵,号延陵季子,省称"季子"。历聘各国,过徐,徐君爱其剑,季子为使上国,未与。及返,徐君已死,乃系其宝剑于徐君冢树而去。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后人称颂其高风亮节。 2.借指情谊生死不渝者。 3.指战国时洛阳人苏秦。秦早年外出游说,黄金耗尽,穷困而归,家人皆耻笑之。后佩六国相印,又经洛阳,兄弟妻嫂不敢仰视。秦问其嫂:"何前倨而后恭也?"嫂答:"见季子位高金多也。"一说苏秦字季子,一说嫂呼小叔为"季子"。事见《史记·苏秦列传》"见季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年龄最小的儿子。
2. 次子。《类书训纂.卷四.子》:「次息、季子、亚子、并次子之称。」
3. 春秋吴人季札。参见「季札」条。
4. 战国时人苏秦的字。参见「苏秦」条。后多借指曾经不得志而后发达者。唐.高适〈别王彻〉诗:「吾知十年后,季子多黄金。」
《季子》一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通常用来指代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伍子胥。这个称呼源于他被世人尊称为“季子”,即其字为“子胥”中的“子”。然而,在某些语境下,“季子”也可能泛指有才华或品德高尚的男性青年。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伍子胥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忠诚与智谋著称。他辅佐了吴王阖闾和夫差,并在国家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称呼由来:“季子”是对他的尊称,通常用于表达对他高尚品德的敬意或对其才学的认可。
造句:
- 古代史书中记载,伍子胥因智勇双全被誉为“季子”,为后世所景仰。
- 这位年轻的学者,学问渊博,品行高洁,真可谓当代的‘季子’。
- 我们应学习古代贤人如季子般,不仅才华横溢,更注重品德修养。
- 他不仅拥有卓越的领导才能,更有君子之风,实为现代版的“季子”。
- 季子般的才学与品质,是我们每一个人追求和向往的目标。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季子”一词。如果有其他相关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季
jì
1 兄弟排行次序最小的:~弟(小弟)。~父(小叔叔)。2 末了:~世。~春(春季末一月)。明~(明代末年)。~军(体育运动竞赛的第三名)。3 一年的四分之一: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度。~风。4 一段时间:~节。~候。~相(xiàng )(某个地区在某个季节的自然景象)。雨~。5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