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三错四的拼音、解释、组词

差三错四的简介:

chā sān cuò sì
颠倒错乱。形容差错很多或虚假不实。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颠倒不实。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

1. 颠倒不实。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

“差三错四”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种计算错误的方式,用来形容做事时不太细心或者粗心大意导致的结果与正确的答案有较大差距。这里的“差”和“错”的具体数值(如3和4)是灵活的,并不是固定的,它可以变化为其他数字,只要能够形象地描述出误差的程度即可。

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通常用来形容做事情不够仔细、粗心大意或者工作中的错误很多,不追求准确度。它带有轻微的贬义色彩。

造句

  1. 小明平时做数学题总是差三错四的,这次考试他应该更加认真一些。
  2. 在设计电路时,工程师必须精确无误,否则就可能会出现差三错四的情况。
  3. 老张算账老是差三错四,这次公司年终结算时他又出错了。
  4. 大家在做实验前应该先仔细检查设备,以免差三错四的错误影响结果。
  5. 这份报告数据统计得差三错四,我们需要重新进行核实和修正。

这些例子中,“差三错四”被用来描述工作中的不精确或者错误较多的情况。

分词解释

chà,chā,chāi,cī

1 错误:话说~了。2 不相当,不相合:~不多。3 缺欠:还~十元钱。4 不好,不够标准:~等。成绩~。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cuò

1 不正确,与实际不符:差~。过~。~讹。~谬。~觉。~怪。不~。~爱。将~就~。2 交叉着:交~。~乱。~杂。~综(纵横交叉)。~动。~落(交错纷杂)。盘根~节。3 叉开:~开。~车。~过机会。4 用来打磨玉石的石头:它山之石,可以为~。5 打磨玉石:攻~。6 镀金、银,涂饰:~金。~银。~彩镂金。

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