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文学的拼音、解释、组词

山林文学的简介:

shān lín wén xué
1.泛指封建时代以描述山林景物为主的讲求骈偶格律﹑堆砌典故词藻﹑内容晦涩的文学作品。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称吟咏风月、超脱尘世的隐逸文学。

山林文学》并非一个正式命名或公认的文学流派名称,但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隐喻性的描述方式。在这种背景下,“山林”往往象征着自然、野性、原始等元素,而“文学”则是指以语言艺术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字创作活动。“山林文学”因此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倾向于描绘大自然风光或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作品或作者风格。

详细解释

  1. 自然主义色彩:这种文学可能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真实描绘,包括山川、森林等。它强调通过细腻的笔触去捕捉自然界的美好或是荒凉之美。
  2. 情感表达:在“山林文学”中,作者可能会借由自然景象来抒发个人的情感或哲思,从而让读者感受到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
  3. 隐逸思想:一些作品可能蕴含着逃避世俗、回归自然的隐逸主题。这类文学常常探索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心灵变化和精神解放。

五个造句

  1. 李明是一位热爱山林文学的作家,他经常在作品中描绘郁郁葱葱的森林与蜿蜒起伏的山脉。
  2. 在阅读《山林之歌》时,我们仿佛跟随作者的脚步踏入了一个充满神秘气息的大自然世界。
  3. 每当心情低落时,她总是喜欢漫步于林间小道,寻找那份只有在山林文学中才能感受到的宁静与安慰。
  4. 该展览不仅展示了大量关于山川美景的艺术作品,还特别设置了山林文学专区,吸引了不少爱书之人前来参观。
  5. 虽然身处繁华都市,但张老师始终保持着一颗向往自然的心,他的许多创作灵感都来源于对“山林文学”的热爱与探索。

请注意,“山林文学”并非一个正式的文学流派名称,在使用时需明确其具体含义以避免误解。

分词解释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lín

1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森~。~海。~薮(➊山林小泽;➋喻丛集的处所)。2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艺~。碑~。儒~。3 姓。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