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伯的拼音、解释、组词

宗伯的简介:

zōng bó/bǎi/bà
1.官名。周代六卿之一。掌宗庙祭祀等事,即后世礼部之职。因亦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或宗伯,礼部侍郎为少宗伯。 2.官名。汉代官名。掌宗室之事。秦时本名宗正,汉元始四年,改名宗伯。 3.称文章学问受人尊崇的大师。 4.复姓。汉有宗伯凤。见《通志.氏族四》。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职官名。周代六卿之一,掌管礼仪祭祀等事,即后来礼部之职。故后世亦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礼部侍郎为「小宗伯」。

2. 受人尊敬、推崇的大师。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皇甫冉》:「每文章一到朝廷,而作者变色,当年才子,悉愿缔交,推为宗伯。」

3. 复姓。

《宗伯》一词在古代中国的文献中具有特定含义,主要是指负责祭祀、管理祖先神位或家族事务的重要官员。这个职位一般属于贵族阶层,并且通常与掌管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相关联。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在周朝乃至后来的封建社会里,《宗伯》是一个重要的官职,负责维护家族祭典和祖先崇拜的传统。
  2. 职责范围:除了管理日常的祭祖事务之外,《宗伯》还可能参与制定祭祀规范、选择祭品、监督仪式进行等多方面的职责。
  3. 等级属性:《宗伯》在古代社会属于高级官员,其地位仅次于“卿大夫”这一层级。这反映了其在维护家族和宗族文化中的重要性。

造句

  1. 在那个时代,宗伯是处理家族祭祀事务的核心人物,拥有极大的权威。
  2. 每逢新年,大家都会请出族长或当时的宗伯来主持祭祖仪式。
  3. 宗伯在管理家族祠堂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对于先人的纪念活动总是安排得井井有条。
  4. 为了尊重传统,我们还是按照老规矩,请了当年的宗伯来进行祭祀。
  5. 古代贵族家庭中,往往会有专门的宗伯来负责家族内部的各种宗教和文化活动。

通过以上解释和造句,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宗伯》这一古代官职及其在当时社会中的角色。

分词解释

zōng

1 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祖~。~庙。~祠。2 家族:~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族。~室(帝王的宗族)。~兄。3 派别:~派。禅~(佛教的一派)。4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旨。开~明义。5 尊奉:~仰。6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师。7 量词,指件或批:一~心事。8 姓。

bó,bǎi,bà

1 兄弟排行次序:~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2 父亲的哥哥:~~。~父。~母。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世~。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爵。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