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喧捣鬼的拼音、解释、组词

弄喧捣鬼的简介:

nòng xuān dǎo guǐ
弄喧:耍弄玄虚。形容故弄玄虚,暗施诡计。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使诡计、弄玄虚。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不知那拐子便与他同行同止,也讲不出弄喧捣鬼,没形没影的,便做将出来。」

1. 使诡计、弄玄虚。《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不知那拐子便与他同行同止,也讲不出弄喧捣鬼,没形没影的,便做将出来。」

“弄喧捣鬼”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成语或常用词组,看起来像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词语组合:“弄喧”和“捣鬼”。这两个词在单独使用时有其特定的意义:

  1. 弄喧:指的是故意制造声音或者引起混乱。
  2. 捣鬼:形容用不正当手段搞恶作剧、破坏或欺骗。

结合在一起的“弄喧捣鬼”,可以理解为故意制造噪音和混乱,同时通过一些不当行为来达到某种目的。不过,这种表达方式在正式文本中并不常见,在日常口语中可能会被使用,但可能被认为是较为粗俗或者口语化的表达。

以下是五个造句示例:

  1. 为了避免考试作弊被抓到,他和同桌商量了个“弄喧捣鬼”的计划,结果反而被老师发现了。
  2. 小张为了掩盖自己偷了室友的钱包,故意制造了一堆噪音来分散大家的注意力。这样的“弄喧捣鬼”行为让他最终还是露馅了。
  3. 在朋友聚会上,小李想恶作剧取笑别人,便偷偷地玩起了“弄喧捣鬼”的把戏,结果闹得不亦乐乎。
  4. 为了逃避责任,有人采取了各种手段来“弄喧捣鬼”,试图掩盖事实真相。
  5. 这种“弄喧捣鬼”行为不仅破坏了团队的和谐,还可能给个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

请注意,以上造句中对“弄喧捣鬼”的使用是根据它的字面意义创造出来的,并不代表实际语言中的常用表达。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应避免使用这类非正式词汇,以免造成误解或者产生不良影响。

分词解释

nòng,lòng

1 玩耍,把玩:摆~。玩~。~臣(帝王所亲近狎昵的臣子)。~潮儿。戏~。~瓦(“瓦”是原始的纺锤,古代把它给女孩子玩,意为生女儿)。~璋(“璋”是一种玉器,古代把它给男孩子玩。意为生儿子)。2 做,干:~假成真。~明白。3 设法取得:~点钱花。4 搅扰:这事~得人心惶惶。5 耍,炫耀:搔首~姿。6 不正当地使用:~权。~手段。捉~。7 奏乐或乐曲的一段、一章:~琴。梅花三~。8 古代百戏乐舞中指扮演角色或表演节目。

xuān

1 大声说话,声音杂乱:~哗。~闹。~嚷。~腾。~嚣。~宾夺主。

dǎo

1 砸,舂:~米。~蒜。~药。~毁。2 冲,攻打:直~敌巢。3 搅扰:~乱。~鬼。

guǐ

1 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魂。~魅。~蜮(①鬼怪;②阴险害人的)。2 阴险,不光明:~话。~黠。~胎。3 对人的蔑称或憎称:酒~。烟~。~子。吝啬~。4 恶劣,糟糕(限做定语):~天气。5 机灵,敏慧(多指小孩子):~精灵。6 表示爱昵的称呼:小~。机灵~。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