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的拼音、解释、组词

阿魏的简介:

ā wèi
1.一种有臭气的植物。根茎的浆液干燥后﹐中医用为帮助消化﹑杀虫解毒的药物。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植物名。繖形科阿魏属,多年生草本,全株具强烈葱蒜臭味。原产中国大陆新疆、西藏至伊朗及北印度。叶三至四回羽状全裂,小裂片长椭圆形至线形,背面密被柔毛。复繖形花序,繖辐五至二十五枝,花瓣黄色。其乳液干燥成块后,可入药,极臭,能祛痰驱风。也称为「形虞」。

阿魏》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它通常指的是某类特定植物或物质。据资料记载,“阿魏”(又写作“埃威”,Euphorbia pekinensis R. Br.)是一种植物的名称,在药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大戟属的一种——北京大戟。它在传统中医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常用于治疗一些消化系统相关疾病。

阿魏的基本信息

  • 别名:阿维、艾威。
  •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北京大戟的树脂。
  •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肝、脾经。
  • 功能主治
  • 理气止痛。
  • 消肿散结。

造句

  1. 为了治疗腹部疼痛,医生建议他可以试用一些阿魏
  2. 在传统中医里,阿魏具有理气消积的作用。
  3. 阿魏这种植物在古代就被用于草药配方中了。
  4. 由于其特殊的药效,阿魏一直被视为珍贵药材之一。
  5. 使用阿魏时需要谨慎,因为它的刺激性较强。

请注意,“阿魏”的实际应用和效果可能因人而异,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ā,ē

1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大。~爷。~爹。~罗汉。~毛。~婆。~弟。~姊。

wèi

1 古代宫门上的楼台:~阙(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3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4 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北~。~碑(北朝碑刻的统称)。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