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疏的拼音、解释、组词
通疏的简介:
tōng/tòng shū
1.亦作"通疎"。亦作"通踈"。 2.通情达理,洒脱爽朗。
1.亦作"通疎"。亦作"通踈"。 2.通情达理,洒脱爽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通情达理,性格爽朗。《董西厢》卷六:「姐姐为人是稔色,张生做事忒通疏。」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你这厮外相儿通疏就里村,你今日结婚姻,喒就肯罢论。」
《通疏》的详细解释
“通疏”一词在古代文献中较少直接作为固定词汇出现,但是我们可以从其组成部分来理解。它由两个字组成:“通”和“疏”。
- 通:表示广泛、沟通或疏通的意思。
- 疏:可以指文字的注解、解释,也可以指言论的清晰表达。
因此,“通疏”这个词通常用于描述一种能够广泛传播或解释说明事物的道理。在文言文中,它可能用于形容文章、思想观点等能够深入浅出地传达给读者,让人容易理解,并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造句
- 他撰写的这本书内容丰富,讲解清晰,通疏有力,深受读者喜爱。
- 这位学者的文章不仅学术性很强,还十分通疏,使得普通民众也能从中获益。
-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环保的重要性,这位志愿者用通疏的语言编写了一份宣传手册。
- 他的演讲风格通疏,既能深入浅出地解释复杂的问题,又能激发听众的兴趣和思考。
- 这部作品通过文字的通疏,成功传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
以上造句主要是从不同角度诠释“通疏”一词的应用场景,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通
tōng
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2 懂得,彻底明了:~晓。~彻。~今博古。~情达理。3 传达:~令。~讯。~报。~告。~知。~缉。~谍。4 往来交接:~敌。~商。~邮。~融。~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沟~。5 普遍、全:~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论。~体。~身。~读。~常。~病。~盘。普~。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奸。私~。
疏
shū
1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2 分散:~散。仗义~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luò)。稀~。天网恢恢,~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5 不细密,忽略:~忽。6 空虚:志大才~。7 不熟悉:生~。8 粗劣:~食。~粝。9 古同“ 蔬 ”,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