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罪的拼音、解释、组词

造罪的简介:

zào zuì
1.犹犯罪。 2.犹受罪。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作恶、造孽。《西游记》第二○回:「你两个相貌既丑,言语又粗,把一家儿吓得七损八伤,都替我身造罪哩!」

关于“造罪”这个词,它主要指的是有意图地做违背法律或道德的事情。在中文语境中,“罪”的意思是违反了法律规定或者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而“造”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制造、创造的意思。“造罪”可以引申为故意犯下错误或者违反规定。

详细解释

  • 定义:“造罪”指的是有意图地做违背法律或道德的事情。它强调的是行为者在行动前有明确的意图,即明知故犯。
  • 用法:这个词语常用于描述个人或集体因故意行为而触犯法律或违反伦理的情况。

造句

  1. 他因为醉酒驾车被指控造罪,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
  2. 她为了掩盖自己的过失,选择造假证来逃避法律责任,最终反而为自己制造了更大的麻烦。
  3. 在那个案件中,被告因故意伪造文件而被判定犯有造罪行为。
  4. 他们为了牟取暴利,不惜造罪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5. 政府采取了严厉打击犯罪的措施,以期减少社会上各种造罪现象的发生。

以上句子展示了“造罪”一词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情况。

分词解释

zào

1 制作,做:制~。创~。~物。~反。~孽。建~。~表。~册。~价。~型。粗制滥~。2 瞎编:胡编乱~。捏~。3 成就:~诣。4 培养:~就。5 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指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两~。甲~。乙~。6 到,去:~访。7 稻子等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次数:一年两~。晚~。8 时代,年代:末~。

zuì

1 犯法的行为: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2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3 刑罚:判~。畏~。待~。请~。4 苦难,痛苦: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