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口的拼音、解释、组词

齐口的简介:

qí kǒu
1.谓言论相同。 2.称牲畜长牙满口。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异口同声。《晋书.卷五五.张载传》:「而世主相与雷同齐口,吹而喣之,岂不哀哉!」

2. 马、驴等牲口长满六个牙齿,称为「齐口」。《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牛群中有个才齐口的犍牛,突然跑到杨司徒轿前,跪著不起。」

词汇“齐口”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根据现有的语料库和辞典,“齐口”通常是指一种瓷器或者陶器的形状特征。具体来说,它的意思是器物口部平齐,边缘整齐,没有内外翻收的特点。这种形状常见于古代的一些青瓷、白瓷等瓷器上。在不同场合或文献中,“齐口”的定义可能会有所细微差别,但大体上指的是口沿平整的样子。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词汇的具体使用和应用场景,我可以提供几个包含“齐口”的造句示例:

  1. 古代的青瓷器多为齐口设计,给人一种端庄大方的感觉。
  2. 这个古董店里的宋代花瓶是齐口的造型,非常珍贵。
  3. 为了保持器皿的美观和实用性,陶瓷工匠在设计时往往注重口部是否为齐口
  4. 齐口的设计使得瓷器更易于清洗且不易积存灰尘。
  5. 观赏这些齐口瓷器时,我们能够领略到古代匠人精湛的手艺。

请注意,由于“齐口”一词不是日常语言中的常用词汇,在实际对话或写作中使用它可能会需要进一步解释以确保对方理解其含义。

分词解释

qí,jì,zī,zhāi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整。参差不~。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河水~腰深。3 同时;同样;一起:~名。~声。~心协力。一~前进。4 全;完全:~全。人到~了。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6 中国朝代名:南朝~。北朝~。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