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明之疾的拼音、解释、组词
丘明之疾的简介:
qiū míng zhī jí
1.相传左丘明失明,因以"丘明之疾"指眼疾。
1.相传左丘明失明,因以"丘明之疾"指眼疾。
- AI解释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丘明之疾”这一词汇在中文古文或现代汉语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广泛认可的意义或者用法。可能您是想说“子产之疾”,因为《左传·昭公二十年》中确实提到了“丘明”(春秋时期史官和儒家学者,名羊,字子美)对子产疾病的一种评价。“丘明”在这里应该是指春秋末期的著名史官、思想家、文学家,他的原名为丘明。但更普遍的是引用与之相关的典故或成语“子产之疾”,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病痛或者疾病的严重性。
“子产之疾”的出处是《左传·昭公二十年》,这里指的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子产的疾病,丘明对他的病情进行评论。这里“丘明”并不是指生病的人,而是评价者。因此,“丘明之疾”可能需要具体语境来理解。
下面是基于“子产之疾”的几个造句:
- 子产病重,医生们前来诊治,子皮问他们:“丘明是如何评价他的病情的?”
- 尽管子产生病了,但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丘明感叹道:“他真是个好国士,即便在疾病中也不忘忧国。”
- 《左传》记载了子产患病的事迹,其中特别提到了丘明的评价:“丘明谓之疾”。
- 子皮向丘明请教:“关于子产现在的病情,请问您有什么看法?”
- 在那个时代,面对子产的疾病,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丘明的评论。
请注意,在实际使用时,“丘明之疾”并不是一个固定成语或俗语,上述造句是基于对“子产之疾”的理解进行创作的。如果你有其他具体的典故或者意思需要解释,请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分词解释
丘
qiū
1 小土山:土~。沙~。~陵。~壑。2 像小土山凸起的:~疹。3 坟墓:~墓(大墓)。~垄。4 量词,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一~十亩大的小田。5 众人聚居的地方:~民(乡民,邑民)。6 用砖石封闭有尸体的棺材。7 姓。
明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疾
jí
1 病,身体不舒适:~病。目~。残~。讳~忌医。2 一般的痛苦:~苦。3 疼痛:~首蹙额。4 恨:~恶如仇。5 同“ 嫉 ”,妒忌。6 弊病,缺点:“寡人有~”。7 快,迅速:~步。~走。~进。~驰。~足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