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柱国的拼音、解释、组词
上柱国的简介:
shàng/shǎng zhù guó
1.官名。战国楚制,凡立覆军斩将之功者,官封上柱国,位极尊宠。北魏置柱国大将军,北周增置上柱国大将军,唐宋也以上柱国为武官勋爵中的最高级,柱国次之。历代沿用,清废。
1.官名。战国楚制,凡立覆军斩将之功者,官封上柱国,位极尊宠。北魏置柱国大将军,北周增置上柱国大将军,唐宋也以上柱国为武官勋爵中的最高级,柱国次之。历代沿用,清废。
- AI解释
《上柱国》一词源自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古代中国,特别是在战国时期至明清时期的官僚体系中,“上柱国”是一个重要的军事与行政职务。
解释
-
基本含义:“上柱国”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高级军衔或官职,原本是守卫国家大门的意思。“柱”字有稳固支撑之意,“国”即指国家。所以“上柱国”的字面意思是指保卫国家的重要将领。
-
演变与发展:到了汉代以后,“上柱国”逐渐成为一个爵位的名称,在此职位上的官员,不仅掌管军事指挥权、还往往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
-
文化影响:“上柱国”这一称谓在文学作品、历史记载以及一些戏剧中频繁出现,成为了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历史名词。
造句
- 在这场史诗般的战争中,他不仅是一位英勇的将军,还被封为“上柱国”,享受着无上的荣耀。
- 历史长卷中记录了许多忠诚和智慧交织在一起的故事,“上柱国”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这些故事里。
- 尽管古代社会早已远去,但“上柱国”的传说仍在民间口耳相传,成为人们向往英雄主义的一种文化符号。
- 为了表彰他在保卫国家边疆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朝廷赐予他“上柱国”这一尊荣的头衔。
- 在电视剧《大明王朝》中,许多角色都曾因卓越功勋而被封为“上柱国”,其地位之高显而易见。
这些句子既包含了“上柱国”的历史背景信息,同时也展示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和意涵。
分词解释
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柱
zhù
1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子。~石。顶梁~。2 形状像柱子的东西,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水~。~臣(对国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
国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