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老会的拼音、解释、组词
七老会的简介:
qī lǎo huì/kuài
1.唐白居易晩年家居洛阳,招请好友九人宴饮,其中胡杲﹑吉皎﹑郑据﹑刘真(一作刘贞)﹑卢真﹑张浑与白居易均年在七十以上,称七老会。宴罢,各赋《七老会诗》一首。
1.唐白居易晩年家居洛阳,招请好友九人宴饮,其中胡杲﹑吉皎﹑郑据﹑刘真(一作刘贞)﹑卢真﹑张浑与白居易均年在七十以上,称七老会。宴罢,各赋《七老会诗》一首。
- AI解释
关于“七老会”,需要澄清的是,在标准的汉语词汇中,并没有直接对应名为“七老会”的组织或团体。可能是指某些特定历史时期或文化背景中的地方性社会团体、俱乐部,或者是某种特定情境下的称呼。如果是在某本书籍、电影、电视剧等作品中有提到“七老会”,那么其含义应当在具体的情境中有所解释。
但是,假设这是一个虚构的或者特定地区使用的一个词,“七老”通常可以理解为指年长的人或老人。“会”则有集合、团体的意思。因此,“七老会”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由几位(通常是七个)年纪较大的人组成的小组或俱乐部,他们可能因为某种共同的兴趣、爱好或是其他目的而聚集在一起。
接下来,我将基于这个假设提供5个与“七老会”相关的造句:
- 王爷爷和六位邻居组成了一支“七老会”,每周一次在公园里锻炼身体。
- “七老会”的成员们聚在一起交流养生之道,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
- 李大妈是“七老会”的创办人之一,她常带领大家进行文化学习活动。
- 虽然年纪大了,“七老会”中的每位成员都保持着年轻的心态和活力。
- 由于疫情原因,“七老会”暂时改为线上聚会,分享彼此的生活故事。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基于假设情景构建的解释及造句,并非具体的历史事实或文化现象。如果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或其他需求,请提供更多细节以便获得更加准确的答案。
分词解释
七
qī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老
lǎo
1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当益壮。~朋友。~练。~化。少年~成。~马识途。2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人家。~大爷。3 极,很:~早。~羞成怒。4 老年人:敬~院。扶~携幼。~有所为(wéi )。5 晚年:~年。~境。6 敬老,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7 总是,经常:~是生病。8 原来的:~地方。9 与“嫩”相对:黄瓜长~了。10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大。~鹰。~倭瓜。11 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说的简称。12 死的讳称:~了。13 〔~板〕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14 姓。
会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