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田的拼音、解释、组词

垦田的简介:

kěn tián
1.开荒耕地。 2.已开垦的田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耕耘田地。《管子.轻重甲》:「今君躬犁垦田,耕发草土,得其谷矣。」

《垦田》这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少见,但通常它指的是通过开垦荒地、整理土地来增加耕种面积的行为或过程。从字面意思来看,“垦”即开拓、开发,“田”则指农田。因此,《垦田》可以理解为通过劳动将未被利用的土地变成可以种植作物的农田。这一概念在古代文献中更为常见,尤其是农业发展和土地治理相关的讨论中。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下面提供5个造句示例:

  1. 古代的先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垦田、种稻谷,最终使得这片荒芜之地变成了肥沃的土地。
  2. 在国家的支持下,许多农户积极垦田扩耕,提高了当地的粮食产量。
  3. 历史上很多朝代都重视垦田政策,以增加可耕地面积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 通过科学的垦田方法和合理的作物轮作制度,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5. 当地政府启动了垦田项目,期望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

这些造句反映了《垦田》一词在实际应用中的多种情境。

分词解释

kěn,yín

1 用力翻土:耕~。2 开辟荒地:农~。开~。

tián

1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野。耕~。2 和农业有关的:~家。~园。3 古同“畋”,打猎。4 古同“佃”,耕作。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