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提的拼音、解释、组词

招提的简介:

zhāo tí/dī/dǐ
1.梵语caturde?a。音译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北魏太武帝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的别称。 2.招引提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原为四方僧的住处,后泛指寺院或僧房。引申指出家僧侣。音译自胡语。《大般涅槃经》卷二五:「有诸弟子不为涅槃,但为利养,亲近听受十二部经,招提、僧物及僧鬘物,衣著食啖如自己有,悭惜他家。」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招提》一词,源自古代中国佛教语境,通常用来指代佛寺或僧团驻地。这一名称在历史上常用于描述一些规模较大、历史悠久的寺庙,其中“招”意为邀请,表示此处是信徒和僧侣们被邀请来共同修行的地方;“提”则是对僧团的一种敬称。

详细解释: - 词源分析:“招提”这个词汇源自梵文中的"Vihara",意味着佛教僧人的居住地或寺院。 - 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招提”一词多用于指代那些规模较大、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寺庙。它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位置概念,也是精神层面的聚集地,象征着佛门弟子的精神家园。 - 文化意义:“招提”的使用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与推崇,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和谐共处及精神追求的理想境界。

造句示例: 1. 古代文人墨客常在《招提》内吟诗作赋,享受着心灵的宁静。 2. 为了更好地研究古代佛教文化,《招提》成为了许多学者考察的对象。 3. 在一次重要的宗教仪式中,所有僧侣齐聚《招提》,共同诵经祈福。 4. 这座历史悠久的《招提》见证了无数代僧人的修行历程与生活点滴。 5. 每当夜幕降临,《招提》内的灯火点亮了这个古老建筑的生命力,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分词解释

zhāo

1 打手势叫人来:~唤。~呼。~手上车。2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集。~收。~纳。~贤。~聘。~兵买马。3 应接:~待宾客。4 引来:~惹。~引。~揽。~致。5 承认自己的罪行:~供。~认。不打自~。6 同“着”。7 摇动:~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tí,dī,dǐ

1 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壶。~灯。~篮。~包。~盒。~纲挈领。2 引领(向上或向前等):~心吊胆。~升。~挈。~携。3 说起,举出:~起。~出。~醒。~倡。~议。~名。~案。~要。4 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审。~犯人。5 率领,调遣:~兵。6 取出:~取。~货。7 汉字笔形之一,即挑。8 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油~。酒~。9 古代鼓名:“师帅执~”。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