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穷水绝的拼音、解释、组词

山穷水绝的简介:

shān qióng shuǐ jué
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见“山穷水尽”。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山穷水尽」。见「山穷水尽」条。

2. 此处所列为「山穷水尽」之典源,提供参考。 ※北周.庾信〈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据《文苑英华.卷九一九.碑》引)保定三年1>,授都督罗州诸军事、罗州刺史,仍领金州兵马,应接上庸公2>于文谷路,溪涧峥嵘3>,岩崖豁崄4>,山穷水断,马束桥飞5>,中垺6>既开,双城即款7>。 〔注解〕 (1) 保定三年:即西元563年。保定为北周武帝之年号。 (2) 上庸公:即陆腾(?∼西元578),字显圣,北周代人,陆旭之子。北魏末,任通直散骑常侍。及魏分东西,仕东魏,为阳城郡守。魏恭帝三年,爵上庸县公,邑二千户。西魏文帝大统九年,被俘降,宇文泰以其为帐内大都督,领兵镇压各地起事。北周武帝天和四年,累官至江陵总管,后出为泾州总管。卒谥定。 (3) 峥嵘:山势高峻突出的样子。 (4) 豁崄:音ㄏㄨㄛˋㄒ|ㄢˇ,山谷地势险恶难行。 (5) 马束桥飞:桥墩断裂,马匹受到限制,无法通行。 (6) 中垺:中城。垺,音ㄈㄨˊ,外城。 (7) 款:叩、敲。此指开启。

3. 此处所列为「山穷水尽」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山穷水尽」的意思原本是指山和水都到尽头,根本无法可走了。在北周庾信所写的〈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文中就用了「山穷水断」来形容路的尽头。深不可测的溪谷,高耸的断崖,人马皆无法前进,真是走到了山水的尽头。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里的「山重水复」意思也是一样的。因为后代比较通用是「山穷水尽」,所以陆游这两句诗经常被改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成语的第二个意思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比喻走投无路的困境。清代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卷一二》中有一则「李八缸」的故事,提到李八缸是一位富翁,因为他喜欢把金子收藏在缸里,所以人家称他做「李八缸」。他在病重的时候,将财产分给两个儿子,哥哥分到八成,弟弟李月生只分到两成。八缸跟月生说,不是他有所偏爱,而是他另外帮月生藏了金子,要等到月生「山穷水尽」的时候才能给他。《聊斋》原文中的「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用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山穷水尽」这句成语除无路可前进之外,亦有走投无路的意思。

词语解析

山穷水绝

  • 释义:
  •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物到了无路可走、陷入绝境的地步,通常比喻人在困境中没有出路。

  • 出处:

  • 虽然“山穷水绝”并非直接出自古代典籍,但其意象和结构可以追溯到古人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与比喻。

造句

  1. 因为迷路在深山之中,李明感到自己已经到了山穷水绝的地步。
  2. 在无边的大海中,这艘小船似乎走投无路,面临山穷水绝的局面。
  3. 爷爷年轻时曾因为家庭贫困而几度陷入山穷水绝的境地,但他最终凭借自己的毅力摆脱了困境。
  4. 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市场萎缩等原因陷入了山穷水绝的状态。
  5. 在那片荒芜之地,他感到自己就像走到了山穷水绝的边缘。

扩展理解

  • 运用范围: 这个成语适用于描述各种类型的困境或绝境状态,无论是自然环境中的迷路、社会经济方面的困难,还是个人情感上的孤立无助。

  • 相关词汇:

  • 山穷水尽
  • 走投无路
  • 等等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山穷水绝”这个成语。

分词解释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qióng

1 缺乏财物:贫~。~苦。~则思变。2 处境恶劣:~困。~蹙。~窘。~当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而后工(旧时指文人处境穷困,诗就写得好)。3 达到极点:~目。~形尽相。~兵黩武。4 完了:~尽。山~水尽。日暮途~。5 推究到极点:~物之理。~追(➊极力追寻;➋尽力紧追)。~究。

shuǐ

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2 河流:汉~。湘~。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4 液汁:~笔。墨~。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6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7 姓。

jué

1 断:~种。~缘。~嗣。~情。~迹。断~。杜~。灭~。空前~后。2 尽,穷尽:~命。~望。~境。~棋。气~。3 极,极端的:~妙。~密。~壁。~无仅有。4 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色。~技。~伦。~唱。~代。5 一定的,肯定的:~对。~然。6 越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7 旧体诗的一种体裁:~句。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