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赋的拼音、解释、组词
子虚赋的简介:
zǐ xū fù
赋篇名。西汉司马相如作。赋中假设子虚、乌有先生和亡是公三个寓言人物,前二人分别夸说诸侯国楚、齐的宫苑之壮丽,亡是公继而铺叙皇帝的游猎盛况(《文选》将前一部分题作《子虚赋》,后一部分题作《上林赋》)。全篇结构宏大,辞采富丽,是汉大赋的代表作。
赋篇名。西汉司马相如作。赋中假设子虚、乌有先生和亡是公三个寓言人物,前二人分别夸说诸侯国楚、齐的宫苑之壮丽,亡是公继而铺叙皇帝的游猎盛况(《文选》将前一部分题作《子虚赋》,后一部分题作《上林赋》)。全篇结构宏大,辞采富丽,是汉大赋的代表作。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文章名。汉代司马相如所作的赋。文中藉虚构的子虚、乌有、亡是公三个人彼此问答,借以讽刺帝王的骄奢。
《子虚赋》是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所创作的一篇著名的辞赋,全文以虚构的人物对话的形式,描绘了天子巡游时的盛况以及诸侯国的物产与风情。该赋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采,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们的审美趣味。
详细解释
- 背景:汉武帝时期,为了展示国家强盛、繁荣富饶,司马相如以子虚、乌有先生和亡是公三人虚构对话的形式,描述了两个诸侯国的繁华景象。
- 内容结构:《子虚赋》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由子虚先生讲述齐地的壮丽景色及物产丰饶;后半部分则转为乌有先生叙述楚地的雄伟风貌与自然景观。通过这种对话形式,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生动展现。
- 艺术特点:语言华丽、意象丰富、气势磅礴。作者运用大量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刻画了各地的美景和物产,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造句
- 《子虚赋》中对齐国宫殿的描绘令人赞叹不已。
- 这篇作品在文坛上被誉为汉代赋体文学中的杰作,《子虚赋》就是其中之一。
- 读完《子虚赋》,我对古代中国的自然美景充满了向往之情。
- 为了更好地理解《子虚赋》的艺术魅力,我特意阅读了原文并尝试着分析其结构与语言特色。
- 在一次古典文学讲座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司马相如的名作——《子虚赋》,让我们领略到汉代文学的魅力。
分词解释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虚
xū
1 空:~无。~实。~度。~名。~左(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古代以左为尊)。空~。乘~而入。2 不真实的:~伪。~假(jiǎ)。~妄。~惊。~夸。~构。~传。~张声势。3 内心怯懦:做贼心~。4 不自满:~心。谦~。~怀若谷(喻对人十分谦虚)。5 抽象的:~词。6 衰弱:~弱。~胖。~汗。~脱。气~。血~。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8 同“ 墟 ”,大丘。9 同“ 圩 ”,集市。
赋
fù
1 旧指田地税:田~。~税。2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3 念诗或作诗:登高~诗。4 给予,亦特指生成的资质:~予。~有。天~。禀~。5 古同“敷”,铺陈,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