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相如的拼音、解释、组词
马相如的简介:
mǎ xiāng/xiàng rú
1.汉司马相如的简称。
1.汉司马相如的简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参见「司马相如」条。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杀马相如,汉庭一日承恩召,不说当罏说子虚。」
实际上,“马相如”并不是一个标准词语,而是可能来自于对司马相如(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名字的一种误读或简写。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其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等,文采斐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详细解释
- 基本信息:全名司马相如,字长卿。
- 生活时代:生于西汉景帝时期,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左右去世。
- 成就与影响:
- 写作《子虚赋》、《上林赋》,内容宏富,文采斐然,代表了汉代赋体文学的高峰之一。
- 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造句
- 司马相如不仅是一个诗人,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
-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司马相如的作品《子虚赋》被广泛学习和研究。
- 尽管司马相如生活在两千多年前,但他的作品至今仍被人们传诵不衰。
- 虽然马相如这个名字并不是一个标准的词语,但它常用来指代司马相如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 《史记》中记载了关于司马相如的故事和成就,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请注意,“马相如”这个名字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调整或解释。如果要准确表达某个意思,建议直接使用“司马相如”。
分词解释
马
mǎ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蜂。~勺。3 姓。
相
xiāng,xià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 )。~符。~继。~间(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3 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4 姓。
如
rú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