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尽意的拼音、解释、组词
言不尽意的简介:
yán bù jìn yì
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言语无法把所有的心意表达出来。易经˙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今常用于书信的结尾,以表情深不尽之意。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三折:病中作词一阙,词寄菩萨蛮,奉上文郎云杰翰座,谨望挽回春色。词不尽言,言不尽意。
1. 言语无法把所有的心意表达出来。《易经.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今常用于书信的结尾,以表情深不尽之意。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三折:「病中作词一阙,词寄菩萨蛮,奉上文郎云杰翰座,谨望挽回春色。词不尽言,言不尽意。」
《言不尽意》出自东晋时期著名哲学家王弼所著的《周易略例·明象》,原文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有穷而意无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表达某种意思或情感时,语言往往无法完全准确地传达所有的含义与感受,因此借助形象化的比喻和象征才能更好地达到沟通的目的。
详细解释: 1. “夫象者,出意者也”:这里的“象”是指通过具象化的事物、符号等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这些具象的表达方式能够直观地传递一些深层次的意义。 2. “言者,明象者也”:语言的作用在于解释和阐明那些通过形象化呈现出来的内容。 3.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虽然直接用言语来表达是最直接的方式,但很多时候仅凭言语难以完全传达意图;而借助形象则可以更好地捕捉到深层的意境与情感。不过,即便如此,言语依然是最接近于准确表达这些抽象概念的最佳途径。 4. “言有穷而意无尽”:强调语言具有局限性,它无法完全包含所有的思想和感情。
造句:
- 艺术家通过一幅画来传递他内心深处的情感,这或许比任何言语都更能触及观众的心灵——正是“言不尽意”的最好证明。
- 在与朋友聊天时,我试图用生动的比喻来形容那场美丽的日落景象,但最终还是觉得语言显得苍白无力,这就是“言不尽意”。
- 电影《霸王别姬》中京剧艺术的魅力不仅仅是通过故事情节来表现的,更多是通过演员的演唱、肢体动作等具体形象传达出来的——这正体现了“尽象莫若言”的道理。
- 当我在向孩子解释复杂的数学概念时,我意识到单靠抽象的说教效果有限,需要借助图表或实物演示,让孩子的理解更加直观和深刻——这也是一种实践了“言不尽意”理论的方法。
- 在恋爱中,有时候你想要表达的情感与对方的理解之间总是存在着距离感。很多时候,一些微妙的感觉只能通过眼神交流、肢体接触等方式来传达,这正是“言有穷而意无尽”的写照。
以上是对词语《言不尽意》的详细解释及五个造句的例子。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言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尽
jìn,jǐn
1 完毕:用~。说不~。取之不~。2 达到极端:~头。山穷水~。~情。自~(自杀)。3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心。~力。~瘁。~职。~忠。~责。人~其才。物~其用。4 都,全:~然。~是白的。~收眼底。~释前嫌。
意
yì
1 心思:~思。~见。~义。~味。~念。~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同~。~在笔先。~在言外。2 心愿,愿望:~愿。愿~。~向。~图。~皆。好~。“醉翁之~不在酒”。3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诗~。惬~。情~。~境。4 料想,猜想:~料。~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