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物的拼音、解释、组词

节物的简介:

jié wù
1.作为;行事。 2.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 3.应节的物品。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每一节令中的景物或事物。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词语《节物》的详细解释

节物,是一个词汇,主要指某一特定季节或节日特有的物品、景观或习俗等。这个词常用于描述不同节气中特有的自然景象或人们在节日期间所使用的物品和进行的各种活动。它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与文化的传承。

造句

  1. 春天是桃花盛开的时节,而桃花便是春天不可多得的节物之一。

  2. 中秋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悬挂起圆润的月饼作为节物,以此表达对团圆和幸福的向往。

  3. 春节到来之际,各式各样的年货成为了节日中的重要节物。

  4. 每到端午节,粽叶、艾草等物品便成了这个传统节日中不可或缺的节物。

  5. 赏花灯是元宵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在这一天,各种精美的花灯成为了不可多得的节物。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到,“节物”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有着丰富的应用范围,既可以描述自然景象也可以指代特定节日中的象征性物品或活动。

分词解释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