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图的拼音、解释、组词

舆图的简介:

yú tú
1.疆土;土地。 2.地图。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疆土、疆域。

2. 描绘地球表面状态的图幅,即地图。

1. 疆土、疆域。宋.陆游〈书事〉诗:「闻道舆图次第还,黄河依旧抱潼关。」《元史.卷七.世祖本纪四》:「舆图之广,历古所无。」

2. 描绘地球表面状态的图幅,即地图。

舆图》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地图。在现代语境下,“舆图”主要是指传统意义上由人工绘制或编制的地图,它包括了地理信息、道路状况、水系分布等元素,是古人探索和记录地理环境的重要工具。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义:“舆”在这里是指古代用于载人的车;“图”则是表示画或描绘。结合在一起,“舆图”即是以车为载体的地图,后来泛指所有类型的地图。
  2. 历史背景与用途:在古代,由于地理知识的缺乏和科技水平不高,舆图主要用于军事、外交及行政管理等方面。例如,在战争中用来确定战略部署;在朝贡制度下用于表示领地范围等。
  3. 制作方法:古人的舆图多是通过实地考察、口述记录、测量绘制等方式制成。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发展出了更加精确和详细的地图。

造句

  1. 古代帝王会根据各地的舆图来决定是否派遣使臣去某个地区。
  2. 舆图上的标记显示了河流湖泊的位置,这对于古代航海家非常重要。
  3. 在那个年代,绘制详细的舆图是一项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
  4. 通过研究历史时期的舆图,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地理状况和社会结构。
  5. 现代科技虽然使得制图更加便捷准确,但古代舆图仍然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分词解释

1 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马。肩~。2 古代奴隶中的一个等级,泛指地位低微的人,亦用以指众人的:~台。~论。~情(群众的意见和态度)。3 疆域:~地。~图。堪~(相地,风水)。

1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画。~案。~谱。~鉴。2 指地图:《亚洲略~》。~穷匕见。3 画:画影~形。4 计谋,计划:宏~(亦作“弘图”、“鸿图”)。良~。5 谋取,希望得到:~谋。~利。企~。妄~。励精~治。唯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