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揖的拼音、解释、组词
拜揖的简介:
bài yī
1.打躬作揖。
1.打躬作揖。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打躬作揖。《后汉书.卷七二.董卓列传》:「百官迎路拜揖,卓遂僭拟车服,乘金华青盖,爪画两轓,时人号『竿摩车』,言其服饰近天子也。」《西游记》第一六回:「三藏躬身施礼迎接道:『老院主,弟子拜揖。』那老僧还了礼,又名叙坐。」
《拜揖》这个词组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少见,它一般用于表示一种礼节性的问候方式。"拜揖"是古代的一种传统礼仪动作,指的是向人行礼时,先作揖(即拱手)再跪拜。在古代,这种形式的问候不仅是一种礼貌表现,还蕴含着尊敬和谦卑的态度。
详细解释
- 拜:指跪下叩头的动作。
- 揖:指拱手礼,是较为轻便的一种见面礼节,通常是将右手握拳或平伸,左手轻轻搭在右手臂上,表示敬意。在古代,揖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交礼仪。
造句
- 在古代的文人墨客聚会上,宾客们常常以拜揖的方式相互问候。
- 李先生按照传统的规矩行了拜揖之礼,向长辈表达了他的尊敬之情。
- 前辈告诫晚辈,在拜访时一定要遵循古训,先行拜揖,以示敬意。
- 这座宅院保存着旧时代的气息,主人依旧习惯用拜揖来迎接来访的客人。
-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很少使用这种礼节,但老一辈人偶尔还会使用“拜揖”来表示对别人的尊敬。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