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草除根的拼音、解释、组词
斩草除根的简介: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将杂草连根拔除。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语本《左传.隐公六年》。△「除恶务尽」、「赶尽杀绝」
2. 《左传.隐公六年》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陈侯曰:「宋、卫实难,郑何能为!」遂不许。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周任1>有言曰:『为2>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3>蕴崇4>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5>,则善者信6>矣。』」 〔注解〕 (1) 周任:周朝时贤能的大夫,生卒年不详。 (2) 为:治理。 (3) 芟夷:割草。芟,音ㄕㄢ,除草。 (4) 蕴崇:积聚。 (5) 殖:生长。 (6) 信:通「伸」,伸展、发扬。
3. 据《左传.隐公六年》载,春秋时,结邻的陈、郑二国时常发生争端而彼此交恶。后来郑国曾提出请求,希望能够与陈国和平共处。当时,陈桓公弟五父认为广结善缘是国家的重要施政方针,因此建议接受讲和。但陈桓公却认为宋、卫两国才是难以对付的敌手,郑国算不了什么,就拒绝接受郑国的讲和。结果在陈桓公六年五月时,郑国入侵陈国,陈国大败,被掳去许多财物及俘虏。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陈桓公没有广结善缘,让恶因滋长蔓生而不知悔改,随之而来的便是自取祸害。周朝大夫周任曾说:「治理国家的,看到恶人恶事,就要像农民铲除田里的杂草一样,直接将聚生的杂草连根拔起,不让它有再生的机会,这样除去恶的,善的才能发扬。后来「斩草除根」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1. 要砍除杂草,必须除去其根部,以免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语本《左传.隐公六年》。【例】为避免疫情扩大,必须斩草除根,即刻销毁所有病死的家畜。
1. 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参见「剪草除根」条。《三国演义》第五回:「不如先拿董贼,便是斩草除根!」《醒世恒言.卷二二.张淑儿巧智脱杨生》:「这些书呆不难了当,必须先把跟随人役完了事,才进内房,这叫做斩草除根,永无遗患。」
《斩草除根》这一成语源自古代,其含义是彻底、不留余地地消除某事物或某个问题。字面上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通过斩断地面生长的草和土壤中的根茎来彻底清除野草。
详细解释:
- 斩:意指用刀具切断。
- 除:意为去掉,消灭。
- 根:指的是植物的根部,这里引申为事物的根本或源头。
成语《斩草除根》常用来形容做事不留后患、彻底解决问题。它强调的是从根源上消除问题,避免再次发生。
造句示例:
- 公安部门采取了严厉措施,在这次打击犯罪行动中,他们决心要斩草除根,确保不再有任何线索让罪犯继续逍遥法外。
- 这个公司长期亏损,管理混乱,若不从根本上进行改革,恐怕只能是斩草除根的暂时解决办法,并不能长久。
- 为了彻底解决城市中的垃圾问题,政府决定加大垃圾分类的教育力度,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求从源头上斩草除根。
- 教育孩子不能仅靠短期的惩罚手段来达到目的,要从根本上进行引导和教育才能真正斩草除根地解决问题。
-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对内部管理进行全面改革,从制度上杜绝问题的发生,以实现斩草除根的效果。
以上就是《斩草除根》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造句示例。这个成语适用于多种场合,强调彻底解决问题的决心和方法。
分词解释
zhǎn
1 砍断:~断。~首。~决。~除。~草除根。~钉截铁。先~后奏。披荆~棘。cǎo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chú
1 去掉:~害。~名。~根。铲~。废~。排~。~暴安良。2 改变,变换:岁~(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夕。3 不计算在内:~非。~外。4 算术中用一个数去分另一个数,是“乘”的反运算:~法。5 台阶:阶~。庭~。6 任命官职:~拜(授官)。~授。~书(授官的诏令)。gēn
1 高等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植。~茎。~瘤。~毛。~雕。须~。块~。扎~。叶落归~。2 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底。~基。墙~儿。3 事物的本源:~源。~由。~本。知~知底。4 彻底:~除。~究。~治。5 依据,作为根本:~椐。6 量词,指长条的东西:两~筷子。7 数学上称一数开平方所得的值为“平方根”,开立方所得的值为“立方根”。8 数学上指代数方程式内未知数的值。9 化学上指带电的基:氨~。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