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寨的拼音、解释、组词

拔寨的简介:

bá zhài
1.亦作"拔砦"。 2.拔起营寨,全军出发。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拔营撤兵。《三国演义》第一○回:「马腾、韩遂见军粮已尽,内应又泄,只得拔寨退军。」《西游记》第六回:「这下面四大天王与李天王诸神,俱收兵拔寨,近前向小圣贺喜。」

拔寨》一词,主要来源于古代军事用语。在古代战争中,“寨”通常指的是军队驻扎的地方或者防御工事,而“拔寨”则是指将所有的军营、帐篷及防守设施全部拆卸或撤离的行为。“拔寨”的行为往往意味着某种特定的战略意图,比如主动撤退、转移营地或是准备进行新的攻势。在现代的军事术语中,“拔寨”有时也被用来形容突然性的大规模行动或战略部署的变化。

造句

  1.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了南征孟获,决定采取“火攻”的策略,在“草木皆兵”的紧迫感下,他命令部队迅速“拔寨”,准备实施计谋。
  2. 古代战争中,“拔寨”不仅是一种战略行动,也是考验军队纪律和战斗力的重要时刻。比如在《水浒传》里,梁山好汉曾多次成功地进行了“拔寨”转移,显示了他们无坚不摧的战斗力。
  3. 在现代语境下,如果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拔寨”可以比喻为迅速调整战略方向、重新布局资源的行为。如“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公司决定‘拔寨’重组业务团队。”
  4. 军事行动中,“拔寨”常被用来形容部队在完成任务后迅速撤离的动作。“接到上级命令,全体战士必须立刻‘拔寨’前往下一个战场。”
  5. “在信息化战争背景下,信息系统的快速迁移和部署也可以称为‘拔寨’。如“面对敌方网络攻击,数据中心应立即进行‘拔寨’操作,以保护关键数据安全。”

这些例子既体现了传统军事语境下的意思,也展示了其在现代语境中被赋予的新含义和用法。

分词解释

1 抽,拉出,连根拽出:~腿。~草。~牙。~苗助长。2 夺取军事上的据点:连~数城。3 吸出:~毒。~火罐儿。4 选取,提升:提~。~擢。5 超出,高出:海~。挺~。~地(山、树、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尖儿。出类~萃。6 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一~。7 改变:坚韧不~。心志不可~。

zhài

1 防守用的栅栏:~子。鹿~(军事上常用的一种障碍物,古时多用削尖的竹木或枝杈,现多用铁蒺藜等做成)。2 旧时驻兵的营地:营~。山~。水~。安营扎~。~主。3 村庄: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