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访的拼音、解释、组词

下访的简介:

xià fǎng
1.谦词。称人来访。

  • AI解释

下访》这个词指的是政府官员或相关单位主动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的一种工作方式。通常用于描述领导干部到农村、社区或者企业的调研活动,目的是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解释:

  • 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基层的实际状况。
  • 对象:一般指政府官员或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
  • 形式:可以采取走访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
  • 意义:有利于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增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

造句:

  1. 县长亲自带队下乡调研,实施“下访”制度,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
  2. 民政局为了更好地了解社区需求,决定开展一次深入基层的“下访”活动。
  3. 村党支部书记经常采取“下访”的形式,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4. 在这次脱贫攻坚工作中,省里要求各级干部要加大“下访”的力度,切实帮助贫困户解决问题。
  5. 下访”制度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进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感情。

分词解释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访

fǎng

1 向人询问,调查:~求(探访寻求)。~员(记者)。搜奇~古。2 探问,看望:~视。~问。~晤(探访会晤)。探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