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的拼音、解释、组词

异类的简介:

yì lèi
1.不同种类。 2.指不同种类的事物。 3.指禽兽神鬼之类。 4.旧时称外族。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思想、行为等不同于一般的人。【例】他特立独行,是大家眼中的异类。

1. 旧时称不同种族、政教的人。《后汉书.卷二六.宋弘传》:「怀柔异类,莫匪嘉绩。」《文选.李陵.答苏武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

2. 指禽兽鬼神等。《列子.黄帝》:「异类杂居,不相搏噬。」

3. 种类、品式不同的事物。《文选.左思.蜀都赋》:「百药灌丛,寒卉冬馥,异类众伙,于何不育?」

词语“异类”通常指的是与某个群体或社会规范显著不同的个体,它既可以指生物上的差异,也可以用于比喻人类社会中的不同、独特的存在。这个词往往带有轻微的负面含义,暗示某种偏离常规或主流的行为、思想或生活方式。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义:在生物学上,“异类”指的是不属于某一特定物种或者种类的生命体。 2. 比喻意义上:“异类”多用来描述与某个群体格格不入的人或事物。这些人的行为、观念、文化背景等与大多数人的标准或期望不同,甚至可能被视为另类、独特。

造句

  1.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里,拥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年轻人往往被看作是异类
  2. 尽管他的创作方式与众不同,但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视角,使得他的作品在当代艺术界独树一帜,成为了一位真正的异类艺术家。
  3. 他总是追求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性格让他在学校里被视为一个另类,但他不以为意。
  4. 科技的迅猛发展让一些传统行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中的“异类”可能会选择拥抱变化,而其他人则更倾向于保持现状。
  5. 在一个注重传统的社会中,那些敢于尝试新事物的人往往会被认为是异类

需要注意的是,“异类”一词有时可能带有负面色彩,意味着与众不同者被视为与主流群体不和谐或不被接受。因此,在使用时应当根据语境谨慎处理。

分词解释

1 不同的:~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邪说”)。~化。~性。~样。大同小~。~曲同工。2 分开:离~。~居。3 另外的,别的:~日。~地。~国。~乡。~类。4 特别的:奇~。~闻。~彩。奇才~能(特殊的才能)。5 奇怪:惊~。诧~。怪~。

lèi

1 很多相似事物的综合:种~。~群。~别。~书。分~。人~。2 相似,好像:~似。~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