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窃狗盗的拼音、解释、组词

鼠窃狗盗的简介:

shǔ qiè gǒu dào
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像鼠狗般的偷盗。比喻行为偷偷摸摸、盗窃小利的人。新唐书˙卷一○七˙陈子昂传:傥鼠窃狗盗,西入陕郊,东犯虎牢,取敖仓一抔粟,陛下何与遏之?亦作狗盗鼠窃、狗偷鼠窃、鼠窃狗偷。

1. 像鼠狗般的偷盗。比喻行为偷偷摸摸、盗窃小利的人。《新唐书.卷一○七.陈子昂传》:「傥鼠窃狗盗,西入陕郊,东犯虎牢,取敖仓一抔粟,陛下何与遏之?」也作「狗盗鼠窃」、「狗偷鼠窃」、「鼠窃狗偷」。

《鼠窃狗盗》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籍的成语,它用来形容那些行为卑劣、品行不端之人,这类人常常指从事小偷小摸行为的人。这个成语形象地将这两种动物的行为习惯——老鼠和狗都常做些偷窃之事——联系在一起,来比喻人的行为。

详细解释

  • :通常指的是老鼠,这种小动物常常在夜间偷偷地进入人家偷食。
  • :指秘密地拿取,即偷盗。
  • :这里可以理解为家犬,有时它们也会在主人不注意的时候捡拾一些食物或杂物,象征着不正当的行为。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行为卑鄙、品行恶劣的人,他们往往做一些小偷小摸的事情。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时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是否适当,因为“鼠窃狗盗”更多是用来贬义的描述,可能引起不快或误解。

造句示例

  1. 小明自从结识了一些狐朋狗友后,整个人都变了样,干起了鸡鸣狗盗的事。
  2. 在那个年代,有些人为了生计,不得不走上了鼠窃狗盗的道路。
  3. 公司的财务被盗,小偷的行为可真是鼠窃狗盗。
  4. 他以前是个好学生,现在却成了个鼠窃狗盗之徒,让人唏嘘不已。
  5. 这些人平时游手好闲,做着一些鼠窃狗盗的小事情,最终害了自己。

分词解释

shǔ

1 哺乳动物的一科,门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种类甚多,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并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俗称“耗子”):老~。~胆。~目寸光。投~忌器。~辈。2 隐忧:~思。

qiè

1 偷盗:偷~。~取。2 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得:~位。~夺。3 私自,暗中:~笑。~听。4 谦辞,指自己:~谓。~以为可行。

gǒu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听觉嗅觉都很敏锐,善于看守门户,有的可以训练成军犬、警犬:走~。~彘(狗和猪)。~刨(páo )(一种游泳动作)。~盗(小偷)。~腿子。~仗人势。~尾续貂(喻拿粗劣的东西接到美好的东西后面,很不相称,常指文章)。

dào

1 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窃。~贼。~伐。~掘。~运。~卖。~用。~名欺世(亦称“欺世盗名”)。2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海~。强~。窃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