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的拼音、解释、组词

龙吟的简介:

lóng yín
1.龙鸣。亦借指大声吟啸。 2.形容箫笛类管乐器声音响亮。 3.形容声音深沉或细碎。 4.形容语声洪亮。 5.喻指君主的号令。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龙的鸣声。如:「龙吟虎啸」。

2. 笛声。唐.李白〈宫中行乐词〉:「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

3. 古人创作的琴曲作品。《北齐书.卷二九.郑述祖传》:「述祖能鼓琴,自造龙吟十弄。」

龙吟》这个词主要用来形容一种雄壮、激昂的声音或景象。"龙"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尊贵和力量,而“吟”字则有着歌唱、长啸或者低吟之意。“龙吟”常用来描绘龙的叫声或是某种声音具有龙般的气势。

详细解释

  • :在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和文化传统中,龙是一种具有非凡能力的神兽。它不仅代表着力量与威严,也象征着吉祥、丰收和雨水。
  • :通常指的是低吟或长啸,有时也可以理解为轻声诵读或演唱。

综合起来,“龙吟”常用来形容声音宏大、激昂,或者描述某种景象极为壮观,令人感到震撼,就如同是神兽发出的低吼一般。这个词语在文学作品中多被用于营造一种雄壮、豪迈的氛围。

造句

  1. 深夜时分,在山间古刹内,隐隐约约传来了龙吟之声,如雷贯耳,令人不寒而栗。
  2. 那位演说家的声音如同龙吟一般响亮有力,激发了听众内心的激情与斗志。
  3. 看那滚滚长江水势浩荡,就像是沉睡的巨龙突然间苏醒,发出震天动地的龙吟之声。
  4. 他将这次演讲的主题定为“时代的龙吟”,希望借此表达对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的展望。
  5. 在这场盛大的音乐会上,指挥家用他的指挥棒带领整个乐团一起奏响了激昂的乐章,仿佛是龙在夜空中吟唱一般。

分词解释

lóng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4 姓。

yín

1 唱,声调抑扬地念:~咏。~诵。~味(吟咏玩味,体味)。~讽(吟咏讽诵)。2 叹息,痛苦的声音:~啸(a.悲哀愤慨地长叹;b.吟咏)。呻~。3 .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秦妇~。4 鸣,叫:风~。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