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享的拼音、解释、组词

配享的简介:

pèi xiǎng
1.亦作"配飨"。 2.享,通"飨"。合祭;祔祀。古帝王祭天,以先祖配祭。 3.享,通"飨"。合祭;祔祀。指功臣祔祀于帝王宗庙。 4.享,通"飨"。合祭;祔祀。指孔子弟子或历代名儒祔祀于孔庙。 5.享,通"飨"。谓有资格承当某事。《书.吕刑》:"惟克天德,自作元命,配享在下。"孔颖达疏:"享,训当也。是此人能配当天命在于天之下。"一说,谓配天享禄。孙星衍疏:"配谓配天,享谓享其禄,言惟能肩任天德,自作善命,则配天命而享天禄于下矣。" 6.享,通"飨"。媲美。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贤人或有功于国家文化的人,附祀于庙,同受祭飨。如天子为崇扬他的先祖,使与天同享;又旧时祭孔时,附祀颜回、曾子、子思、孟子及历代以功臣祔祭在帝王祖庙里等是。也作「配飨」。

配享》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特指庙号制度中的一种祭祀关系,即后世子孙或后代帝王因其祖先在位时功绩显著而进行奉祀,并将其神位置于其先祖神位旁边共同享受祭礼。这一概念主要见于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及史书之中。

详细解释

  • 配享:“配”在此处意为“配合”,“享”则指“祭祀”。整词合起来表示将某人或物在祖先庙堂中安排一个位置,使其可以与先祖一同受到后世子孙的祭祀。
  • 在古代帝王家,这种行为被视为对皇族功臣、贤者的尊敬以及对其贡献的认可。配享的对象通常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物。

造句

  1. 汉武帝封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并且让他与自己的其他功臣一起享受配享的荣耀。
  2.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彰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辅政之功,将他们并列于文宣王庙之中共同配享
  3. 明成祖朱棣对朱允炆时期的旧臣进行评估后,决定让其中一些官员享受配享礼遇,以示对其忠诚的肯定与怀念。
  4. 清朝乾隆皇帝时,在故宫太庙中为明代开国功臣增设了配享位,彰显出清朝对前朝功臣的认可和尊重。
  5. 在古代的一些文学作品中,也有将《配享》用于象征性描述,例如:“在那庄严肃穆的宗祠里,不仅有先祖的神位,还设有配享者的位置。”

这些例子反映了“配享”一词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pèi

1 两性结合:~偶。~种(zhǒng)。2 相互分工合作:~合。~器。3 用适当的标准加以调和:~料。~制。~伍。~药。~色。~餐。4 有计划地分派、安排:~备。~置。~给(jǐ)。分~。搭~。5 把缺少的补足:~套。~乐(yuè )。装~。6 衬托,陪衬:~搭。~角儿(jué)。~殿。红花~绿叶。7 够得上:~得上。8 古代把罪人遣放到边远地区充军:~军。发~。刺~。

xiǎng

1 受用:~福。~乐。~誉。~年(敬辞,享有的年岁,对人或朝代而言)。~受。~用。~有。~国(帝王在位年数)。安~。分~。2 贡献(指把祭品,珍品献给祖先、神明或天子、侯王),上供:~堂。~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