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的拼音、解释、组词
七月流火的简介:
qī yuè liú huǒ
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夏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指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夏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指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 AI解释
"七月流火"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诗经的作品中的成语,用于描述夏季暑热开始减退的现象。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国风·豳风》,原文为:“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指的是农历的七月份,“流火”一词常用来形容黄昏时分天边炽热的火星向西下降的景象,这里的“流火”并不是实指火焰流动的意思,而是借用了形象化的说法来描述天象。
在现代汉语中,“七月流火”多用于形容盛夏时节渐渐进入秋季,天气不再酷热难耐。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事物的变化、人的行为态度或某种情况的转变,也可以引申为从炽热变为平和的状态。
以下是五个使用“七月流火”的造句:
-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夏天的炎热就像七月流火一般退去。
- 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公司的销售业绩也如七月流火般下滑了。
- 虽然刚开始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随着团队成员的努力,项目进展终于像七月流火般顺利起来。
-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性格渐渐变得温和,就像夏日的炎热被逐渐取代一样。
- 从那以后,他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就像是天气从七月流火转为凉爽一般。
这些句子展示了“七月流火”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灵活运用。
分词解释
七
qī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月
yuè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流
liú
1 液体移动:~水。~汗。~血。~泪。~程。~泻。~质。~水不腐。汗~浃背。随波逐~(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转(zhuǎn )。~通。~寇。~浪。~离。~散。~失。~沙。~露。~萤。3 传播:~言。~传。~芳。~弊。~毒。~行(xíng )。4 指江河的流水:河~。江~。溪~。激~。奔~。5 像水流的东西:气~。暖~。电~。6 向坏的方面转变:~于形式。7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放。~配。8 品类,等级:~辈。~派。9 指不正派:二~子。
火
huǒ
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速。十万~急。3 指枪炮弹药等:~药。~炮。4 发怒,怒气:~暴。~性。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毒~攻心。6 形容红色的:~红。~腿。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