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肓的拼音、解释、组词

膏肓的简介:

gāo/gào huāng
见〖病入膏〗肓。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人体心脏与横膈膜之间的部分。旧说以为是药效无法达到的地方,故引申为病症已达难治的阶段。【例】病入膏肓

2. 位于肩背部的穴道,约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起下方外侧三寸处的穴道。【例】指压时按摩膏肓,具有治拧筋、喘息、心窝痛、疲劳等疗效。

1. 人体心脏与横膈膜之间的部分。旧说以为是药效无法达到的地方,故引申为病症已达难治的阶段。《西游记》第一○回:「病势已入膏肓,命将危矣。」

2. 比喻百姓的痛苦。唐.杜甫〈壮游〉诗:「大军载草草,凋瘵满膏肓。」

3. 位于肩背部的穴道,约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起下方外侧三寸处的穴道。指压按摩膏肓,可具治拧筋、喘息、心窝痛、疲劳等疗效。

词语《膏肓》的详细解释

膏肓一词来源于中医术语,最初在《左传·成公十年》中出现。按照传统中医理论,“膏”指的是心脏附近的脂肪组织,“肓”则是指位于脐以下、胃之上的部位。现代医学对“膏肓”的理解已经不同于古代。

在现代汉语中,"膏肓"通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最深、最难触及的部分;也常用于形容病情非常严重,难以治愈的状态。有时,这个词也被引申为表示某种思想或观点达到了极致,或者某件事已发展到了极为关键的地步。

造句

  1. 医学层面:经过多方尝试,医生们认为这位患者的病情已经深藏膏肓,治疗难度极大。
  2. 问题严重性:当前教育改革的问题已经触及了膏肓,需要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来解决。
  3. 思想深度:他提出的这个观点可谓言之膏肓,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中许多隐藏的本质矛盾。
  4. 关键领域: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在科技创新这一膏肓之处下足功夫。
  5. 社会问题:对于环境污染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等它恶化到膏肓的地步才去采取行动。

以上造句旨在展示"膏肓"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方式和表达效果。

分词解释

gāo,gào

1 肥,肥肉:~粱(肥肉、细粮)。~腴。~沃。2 脂油:春雨如~。~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3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病入~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