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漏的拼音、解释、组词

脱漏的简介:

tuō lòu
1.遗漏;漏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遗漏。唐.杜甫〈又观打鱼〉诗:「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2. 诈骗。元.周密《武林旧事.卷六.游手》:「假借声势、脱漏财物。不一而足。」

词语“脱漏”在中文中通常有两层含义:

  1. 指书写或印刷中的错误,即漏写某个字、词或者段落:这种情况多见于手抄本或早期印刷品。
  2. 也用来形容因疏忽而导致的遗漏或未尽事宜:比如工作上的失误没有完成某项任务。

详细解释

  1. 文字上的脱漏
  2. 在写作、打印或者排版过程中,由于打字员、校对人员的疏忽导致部分文字未能被正确输入或记录下来。
  3. 这种错误可能会出现在文章、书籍或者其他文本资料中,影响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 事务上的脱漏

  5. 在执行任务或处理工作时,因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没有充分准备而导致的重要事项或细节被遗漏了。
  6. 可以发生在个人生活中,如忘记某项约会;也可以出现在工作中,比如未按时完成报告、疏忽了某个项目的关键步骤等。

造句

  1. 因为校对时的粗心大意,他写下的文件中出现了不少脱漏之处,这使得内容显得不完整。
  2. 经过一番仔细检查,我们发现报告中的一些关键数据因为输入错误而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脱漏现象。
  3. 为了确保会议记录无误,请每位与会者事先准备好发言要点,避免发生信息脱漏的情况。
  4. 在制作这份财务报表时,务必小心检查每一条数据,以免有重要信息被脱漏。
  5. 这次项目延期了几天,原因是在任务分配上出现了疏忽,导致某些关键步骤被忽略了。

分词解释

tuō

1 离开,落掉:~产。~发(fà)。~节。~离。~落。~贫(摆脱贫困)。~稿(完成著作)。~手。摆~。挣~。临阵逃~。2 遗漏:~漏。~误。~文(因抄刊古书而误脱的字。亦称“夺文”)。3 取下,除去:~下。~帽。~氧。~脂。~胎换骨。4 倘若,或许:~有不测。5 轻慢:~略(放任,不拘束)。~易(轻率,不讲究礼貌)。轻~(轻率,不持重,放荡)。6 姓。

lòu

1 物体由孔或缝透过:壶里的水~光了。~风。渗~。~泄(❶水、光等流出或透出;❷泄露)。~电(跑电)。2 泄露:走~消息。~底(泄露内情)。透~。3 脱逃或无意放过:疏~。遗~。挂一~万。~网之鱼。4 〔~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如“铜壶滴~”(亦称“铜壶刻漏”),“~尽更深”。5 中医指某些流出脓血黏液的病:崩~(子宫大量出血的病)。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