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到的拼音、解释、组词

读书三到的简介:

dú shū sān dào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眼到、口到、心到,是教人读书的方法。宋˙朱熹˙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第四: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1. 眼到、口到、心到,是教人读书的方法。宋.朱熹《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第四》:「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读书三到》这一表述源自中国古文教育,主要强调了在阅读过程中应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专注度。根据宋代学者朱熹的观点,“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具体含义如下:

  1. 心到:指的是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地思考书中的内容,深入理解其意义。
  2. 眼到:意味着仔细阅读文字,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确保所读的内容清晰明了。
  3. 口到:强调朗读的重要性,通过出声的诵读加深记忆和理解。

造句举例:

  1. 李明在图书馆学习时总是能够做到《读书三到》,他全神贯注地阅读资料,眼睛仔细浏览每一个字,口中也会轻声跟读。
  2. 王老师在教授新知识之前,会先让学生们进行反复诵读,并强调他们要做到“口到”,通过朗读来加深理解。
  3. 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张同学坚持每天至少花一个小时专心致志地读书,实现了《读书三到》的要求,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 为了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刘老师鼓励学生们不仅要用心思考每一段文字的意义,还要做到《读书三到》,特别是眼到和口到。
  5. 赵女士在阅读书籍时不仅注重理解每个字句的含义,还时常低声朗读以加深记忆。她认为这样就能真正做到《读书三到》。

这些造句旨在通过不同的应用场景来展示如何将“心到、眼到、口到”这三个方面结合在一起,提高阅读和学习的效果。

分词解释

dú,dòu

1 依照文字念:~数。~经。~书。宣~。朗~。范~。2 看书,阅览:阅~。速~。默~。~者。3 求学:走~。4 字的念法:~音。~破。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dào

1 从别处来:~达。~站。~来。~场。~任。~职。~案。签~。恰~好处。2 往:~群众中去。3 周全,全顾得着:周~。面面俱~。4 成功:得~。办~。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