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牙恨齿的拼音、解释、组词
咬牙恨齿的简介:
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也形容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同“咬牙切齿”。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咬牙切齿」。见「咬牙切齿」条。
2. 此处所列为「咬牙切齿」之典源,提供参考。 ※《韩非子.守道》人主离法失人,则危于伯夷不妄取,而不免于田成、盗跖之祸,何也?今天下无一伯夷而奸人不绝世,故立法度量。度量信,则伯夷不失是而盗跖不得非;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人主甘服1>于玉堂2>之中,而无瞋目3>切齿4>倾取5>之患;人臣垂拱于金城之内,而无扼腕聚唇嗟唶之祸。 〔注解〕 (1) 甘服:甘食美服。 (2) 玉堂:宫殿的美称。 (3) 瞋目:瞪大眼睛怒视。瞋,音ㄔㄣ。 (4) 切齿:咬紧牙齿。表示非常悲痛愤恨。 (5) 倾取:覆灭的意思。
3. 此处所列为「咬牙切齿」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切齿」的「切」,音ㄑ|ㄝˋ,是「密合」、「咬紧」的意思,所以与「咬牙」同义,因而组合成「咬牙切齿」。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非常痛恨的样子。较早的文献只用「切齿」,《韩非子.守道》谈论保全国家的方法。韩非子认为,如果国家能够将法度确实建立,厚赏严刑,让人民有所依循,那么「人主甘服于玉堂之中,而无瞋目切齿倾取之患。」意思是说将法度建立好,君主就能在宫殿享受豪华的生活,没有人会瞪著眼睛,咬紧牙齿,愤恨地想要倾覆他了。后来「切齿」之上,另增同意的「咬牙」二字,成为「咬牙切齿」的成语,广为后人所用,用以表示非常悲痛愤恨。
词语“咬牙恨齿”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从其字面意义来看,我们可以推测它的含义可能与表达强烈的不满、愤怒或痛苦有关。根据这一推测,“咬牙恨齿”的意思可能是形容人在极度生气或者非常痛恨某事时的一种表情动作。
详细解释
- 咬牙:通常指用力地紧咬牙齿的动作,这个动作常常出现在人情绪激动或承受巨大压力的情况下。
- 恨齿:“恨”在字面意义上是“厌恶、憎恶”,而“齿”则指代牙齿。因此,“恨齿”可以理解为“非常讨厌”或者是“极其不快”。
综合起来,“咬牙恨齿”可能形容一个人因为极度愤怒或厌恶某事而做出的动作,表达出强烈的不满情绪。
造句
- 小明在得知成绩被恶意篡改后,忍不住咬牙恨齿地走到老师面前。
- 李华的车胎被人割破了,他咬牙恨齿地抱怨着这个不讲公道的世界。
- 当看到竞争对手用不正当手段获得胜利时,张经理咬牙恨齿地决定一定要扳回一城。
- 他们知道真相后,所有人在会议室里咬牙恨齿,愤怒之情难以抑制。
- 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他的表情和动作已经透露出他内心的咬牙恨齿。
请注意,“咬牙恨齿”并非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语,在正式语境中使用时可能需要加以解释。上述解释及造句仅供参考。
分词解释
yǎo
1 上下牙对住,压碎或夹住东西:~啮。~噬。~紧牙关。2 钳子等夹住或螺丝齿轮等卡住:~合。~住扣。3 喻话说定了不再改变,亦指受责难或审讯时拉扯不相关的人:一口~定。乱~好人。4 狗叫:鸡叫狗~。5 正确地读字音,亦指过分地计较字句的意义:~字儿。~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讽刺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6 追赶进逼:双方比分~得很紧。yá
1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垢。~龈。~碜。~祭。2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抽屉~子。3 特指象牙:~雕。4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商。~行。5 姓。hèn
1 怨,仇视:怨~。愤~。仇~。痛~。2 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内心不安:~事。悔~。遗~。抱~终天。chǐ
1 人和动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通常称“牙”):牙~。~腔。~髓。~龈。~冷(笑必开口,笑的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到冷。因谓讥笑于人,如“令人~~”)。2 排列像牙齿形状的东西:~轮。锯~。梳子~儿。3 因幼马每岁生一齿,故以齿计算牛马的岁数,亦指人的年龄:马~徒增(旧时自谦年长无能)。4 并列:不~(不能同列或不与同列,表示鄙弃)。5 谈到,提及:~及。不足~数。6 触:~剑(触剑受刀,指被杀或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