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阁的拼音、解释、组词

馆阁的简介:

guǎn gé
1.指房屋建筑。 2.北宋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通称"馆阁"。明代将其职掌移归翰林院,故翰林院亦称"馆阁"。清代沿之。 3.指典雅庄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宋朝有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称为「三馆」;又有秘阁、龙图及天章等阁,统称为「馆阁」。

2. 明、清两代称翰林院为「馆阁」。

《馆阁》的详细解释:

“馆阁”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指的是古代皇帝收藏珍贵典籍和书画的地方。在中国历史上,“馆阁”一词最初是用以指代皇家藏书之所,后来也用来泛指政府或机构中专门负责文书处理、档案管理及资料收集的工作部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演变,含义更加广泛,常用于形容文献收藏之处或者档案馆等地方。

在古代,“馆阁”中的官员往往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才能担任相关职务,他们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学识,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这些官员负责整理、保存国家重要的书籍、奏疏以及各种官方文件,并且参与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因此,“馆阁”的设立体现了古代社会对文献资料保护及利用的高度重视。

造句:

  1. 在宋代,许多文人士大夫的梦想就是被任命为‘馆阁校勘’一职,因为这代表着他们能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那些珍贵的历史文献。
  2.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馆阁”逐渐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保存文化宝藏的一个重要场所。
  3. 故宫博物院里的文渊阁、紫禁城图书馆都是古代“馆阁”的现代延续,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4.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馆阁’更多是指那些收藏珍贵图书和档案的地方,比如国家图书馆等。
  5. 古代的文臣们常常在馆阁中工作到深夜,为了整理好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而废寝忘食。

通过上述解释与造句,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馆阁”这一词汇。

分词解释

guǎn

1 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宾~。旅~。~舍。2 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外交人员常驻的住所:大使~。领事~。3 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茶~。照相~。4 一些文化工作场所:报~。博物~。文化~。~藏。5 旧时指教学的地方:家~。蒙~。坐~。

1 类似楼房的建筑物,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楼~。滕王~。~下(对人的敬称,意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者而告之;现代多用于外交场合)。2 特指女子的卧房:闺~。出~(出嫁)。3 小木头房子:~子。~楼。4 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内~(简称“阁”)。组~。入~。5 古同“搁”,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