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阁的拼音、解释、组词
馆阁的简介:
guǎn gé
1.指房屋建筑。 2.北宋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通称"馆阁"。明代将其职掌移归翰林院,故翰林院亦称"馆阁"。清代沿之。 3.指典雅庄重。
1.指房屋建筑。 2.北宋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通称"馆阁"。明代将其职掌移归翰林院,故翰林院亦称"馆阁"。清代沿之。 3.指典雅庄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宋朝有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称为「三馆」;又有秘阁、龙图及天章等阁,统称为「馆阁」。
2. 明、清两代称翰林院为「馆阁」。
《馆阁》的详细解释:
“馆阁”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指的是古代皇帝收藏珍贵典籍和书画的地方。在中国历史上,“馆阁”一词最初是用以指代皇家藏书之所,后来也用来泛指政府或机构中专门负责文书处理、档案管理及资料收集的工作部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演变,含义更加广泛,常用于形容文献收藏之处或者档案馆等地方。
在古代,“馆阁”中的官员往往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才能担任相关职务,他们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学识,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这些官员负责整理、保存国家重要的书籍、奏疏以及各种官方文件,并且参与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因此,“馆阁”的设立体现了古代社会对文献资料保护及利用的高度重视。
造句:
- 在宋代,许多文人士大夫的梦想就是被任命为‘馆阁校勘’一职,因为这代表着他们能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那些珍贵的历史文献。
-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馆阁”逐渐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保存文化宝藏的一个重要场所。
- 故宫博物院里的文渊阁、紫禁城图书馆都是古代“馆阁”的现代延续,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馆阁’更多是指那些收藏珍贵图书和档案的地方,比如国家图书馆等。
- 古代的文臣们常常在馆阁中工作到深夜,为了整理好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而废寝忘食。
通过上述解释与造句,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馆阁”这一词汇。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