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献的拼音、解释、组词
酌献的简介:
zhuó xiàn
1.谓酌酒献客。 2.谓设乐供神。
1.谓酌酒献客。 2.谓设乐供神。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酌酒献神。《宋史.卷一三二.乐志七》:「酌献告神,礼以时举。」宋.范成大〈祭灶词〉:「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2. 酌酒献客。《礼记.仲尼燕居》:「尔以为必铺几筵,升降,酌献,酬酢,然后谓之礼乎?」
《酌献》,这一词语主要出现在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中,尤其在祭礼仪式中。"酌"指的是倒酒、斟酒,"献"则是指向神明或长者敬酒的行为。整个过程是一种庄重且尊敬的礼仪表达方式,通常用于祈求神灵保佑丰收、康乐或者对尊长表示尊重和感恩。
详细解释:
在古代祭礼中,“酌献”这一环节是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祭祀者会先将祭品放置于供桌上,然后按照一定的礼仪程序,从酒坛中斟出适量的酒液倒入专门用来敬神或长者的杯具中。接着,向受祭对象(可能是祖先、神灵或其他被尊敬的人物)恭敬地献上这些酒水。此过程不仅是物质上的献礼行为,更蕴含着精神上的虔诚与尊重。
造句:
- 在古代的祭祀仪式中,主祭人将亲手为每位宾客斟满酒杯后才开始酌献仪式。
- 鉴于古代礼仪中的“酌献”仪式非常讲究细节,它要求参与者必须遵守严格的规范和顺序。
- 当学生向老师表达尊敬时,他们可能会通过模仿古代的“酌献”来表示对老师的敬意。
- 在现代的一些文化活动中,为了保持传统精神,“酌献”的形式依然被某些团体所采用。
- 虽然如今许多传统礼仪已不再流行,但“酌献”的仪式依旧在一些特定的文化场合中被保留下来。
分词解释